整合中国数字病理资源,促进病理学科发展(一)
详细内容
【摘要】 全文强调数字病理资源建设对病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性,概要介绍了目前网上免费中文病理资源网站,并对建设有影响力的病理学资源库提出设想。希望引起病理学工作者关注病理资源库建设,修改建议并参与建设,促进病理学科发展。
【关键词】 病理学
计算机与互连网技术的发展,为整合各类病理信息资源提供了可能。这种资源的整合对病理学科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不论对学校教学、科学研究以及病理医师队伍水平的提高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院内病理科信息系统已经陆续建立,这对保证病理资料的质量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不同地区,同一地区的不同等级医院病理科之间院内管理系统的完善程度有差异,但是总体上的不断完善,为整合各种资源提供了可能。蜡块、切片条码打印的应用保证了处理过程的准确无误(尽管设备价格昂贵);在线诊断系统(类似于行政管理文件处理系统)为三级医生及时准确完成诊断及规范诊断指标提供了可能;信息管理系统及多功能检索系统的建立将为挖掘资源,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保证。相信随着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广泛开展,医疗界对病理诊断重要性认识的加深,病理医师专科化是必然的趋势。如果我们现在能逐步走向病理医师专科化,在疑难病理性准确诊断,特别是亚型的细分,会给临床实施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极大的方便,同时利用资源优势在基础学科上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科学研究上的差距,甚至超越都是有可能的。在建立完善院内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整合中国的数字病理资源已显得十分必要。
1 整合资源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中国人口众多,病理资源十分丰富。我们现在的信息技术已完全可以支撑资源库的建设和运行,因此资源加技术建设特色资源库是有可能的。尽管建设需要不少的费用,而且建成以后需要一定的资源来维护运行,但相信只要我们的建设有成效肯定会得到政府、企业及其他部门的支持。同时建立有效的市场运作机制,可以保证资源库的建设的不断充实和完善。
资源库建设对提高教学水平有积极的作用。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医学生的招生人数不断扩增。医学院校的不断升格,由于没有教师和实验条件的相应升格,一些新办学校毕业生的教学质量很难保证。病理学具有非常强的形态学训练要求,连标本、切片都没有的学校能保证病理学的教学质量显然是一句空话。虚拟切片技术的发展为进一步拓展这方面的功能提供了可能。同时建立完备的疾病病理资源库,为开展病理医师的继续教育也极为合适,对提高病理学科师资队伍水平极为有利。因此数字病理资源库的建设对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均极为必要。
2 目前网上的免费中文病理资料
目前网上有不少病理相关的网站资源,但真正属于资源性的网站没有。以下就一些开放性比较好的网站作一概要介绍。
2.1 中国病理技术网
中国病理技术网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病理科丁伟创建维护,始建于1998年。主要讨论病理技术问题,包括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学技术,介绍新的抗体等。其特色是病理文库,不时转载一些与外科病理相关的新内容。
2.2 中国远程病理中心
中国远程病理中心是应用于远程会诊和病理学教育的互联网站,由福州总医院和福州大学计算机图像图形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中心主办。该站点有30多个栏目。注册的核心会员可以上传病理图像,申请远程病理会诊,接受各种问题的答疑,发表专业论文(含图像);注册的医疗产品公司可以发布医疗产品新信息(含图像),可以在各讨论栏中参与讨论。
2.3 中国病理学网
该网站始于纪小龙教授于1999年创办的病理医学专业网站,目前由陈默维护。远程会诊的读片精选、语言授课和新兵训练营是其特色栏目。特别是通过语言聊天室进行语言授课很有新意。
2.4 联合病理网
该网站有不少栏目,其中的论坛分病理交流和疑难读片两大版块。病理交流侧重于临床病理工作实践中的经验交流。疑难读片部分对提交的疑难切片多有讨论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