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的临床应用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探索小型医学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minimizing picture archiving and munication system, mini-PACS)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逐步实现科室内的无胶片化管理。方法 建立基于PC机的局域网,连接CT、MR、数字胃肠机、DSA、激光相机等医学影像设备,整合数字图像网络(digital imaging work, DIN)和医学图像诊断系统(medical diagnostic imaging system ,MDIS),组成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 (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RIS)。RIS系统通过其中1台安装双网卡的PC工作站与医院信息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相连。结果 系统在2年多的时间内得到连续使用,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得以实现和完善。在现有的数字化影像设备上实现了符合医学数字图像传输标准3·0(digital imaging munication in medicine,DI 3·0)格式的图像采集、储存、传输、打印、浏览功能。图像和诊断报告信息通过Microsoft Aess数据库管理,不同设备上保存的在线图像为3~6个月,所有图像用 CD-R光盘刻录,作为离线永久保存,已有32 700多份诊断报告存入数据库;HIS终端可有限制地从该系统获得图像和诊断信息。结论 mini-PACS系统投入和运行成本低、维护简单、性能可靠,可基本实现PACS的重要功能,在中、小医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放射学信息系统; 局部网络; 设备设计; 个人计算机; 方案评价
随着数字化影像设备的日益发展,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munication system, PACS)的开发与应用已逐渐规范、成熟[1-16]。PACS是计算机学科与医学影像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采用医学数字图像传输标准3·0 (digital imaging and munication in medicine, DI 3·0)格式,规范化地采集、存储、传输、显示和管理病人的影像资料, 是整合数字图像网络(digital imaging work, DIN)和医学图像诊断系统(medical diagnostic imaging system, MDIS)的1项工程。近几年来国内对如何开发、组建PACS,以及医院建立 PACS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建立PACS的优点等问题已有许多文献作了论述[3,8-10,12]。笔者着重介绍我院的小型PACS (mini-PACS)系统,并回顾与总结笔者在实际应用中的体会。
笔者从1996年1月起在CT室、MR室和放射科先后实行了病人文字档案的数据库管理和诊断报告打印;1999年12月组建了mini-PACS并投入使用。 医院概况:我院现有床位数460张,日门诊量在1 000 人次左右,放射科现有工作人员20人,CT、MR、数字胃肠机、 DSA各1台,每天约产生1 300幅数字图像。 局域网: mini-PACS采用总线型拓扑结构,双绞线连接,单个终端最长距离在100 m以内,所有接入设备通过2个集线器(Hub)与1台交换机(型号D-Link DFE916Dx)相连接或直接连接交换机。接入设备有医学影像设备5台:Picker 公司的PQ-5000型CT机、日立AIRIS-Ⅰ型磁共振、超越 2000GTR(InfiMed)数字胃肠机、Kodak-190激光相机、岛津 DigitexαPlus型DSA。计算机工作站8台:CT工作站、MRI工作站、数字胃肠工作站、读片室工作站、连接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工作站、供浏览查询使用的其他工作站3台。
工作站硬件:主要配置为PⅢ450 CPU, 256M内存, IBM15 G, 30 G双硬盘, SOYO SY-6BA+主板, Matrox-G450 双头显示卡, D-Link DFE-530TX网卡, HP-8200型CD-R刻录机,HP-LaserJet 6L型打印机,Philips 109S型和14A型显示器各1台。读片室工作站连接松下PT-L577EA型投影仪1台, 连接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RIS)与 HIS的工作站为双网卡。 工作站软件: Windows 98第2版;应用软件是由上海菲特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PH2000专用系列软件及 PH2000View查询浏览软件;MicrosoftAess 2000数据库管理, Microsoft Word 2000诊断报告打印,五笔字型或自然码汉字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