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医学论文>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评估与护理(一)

外科术后患者疼痛的评估与护理(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外科术后疼痛;护理;评估
  
  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是每一位术后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1]。而护士在疼痛管理中所具有的独特和关键的作用也日益显现。
  1疼痛的评估
  术后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只有对其做出客观定量评价,才能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评估应由专门受过训练并熟悉各项评估技术的人员承担。疼痛不是单纯的生理现象,而是受心理、生理、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独特主观感受,并且手术种类、创伤程度、手术部位和术后天数也影响着疼痛的强度,因此评估疼痛时,既要评估疼痛发生的部位、性质和强度并记录,还要考虑影响正确评估疼痛的影响因素。
  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理有效的疼痛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可以提高准确性,减短疼痛管理过程。疼痛评估的准确性与参与管理的护士的可信度和态度相关。医护人员在疼痛处理中值得信任的态度及其令人满意的服务也是减轻患者身心痛苦的积极因素,可较为准确地获得患者的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评估。
  1.1视觉模拟评分法
  该方法比较灵敏,有可比性。具体做法是:在纸上画一条10cm的横线,一端表示无痛,另一端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请病人根据自己的感觉在此横线上划一记号,以表示疼痛程度[2]。
  1.2口述评分法
  让病人自己诉说疼痛程度,按0~10分次序报告,0分时表示无痛,10分时为剧痛。此法比较简单,但是不易发现细微的变化。
  1.3米吉尔(MIGILL)疼痛问答法
  即0=无痛;1=有疼痛感,但不严重;2=轻微疼痛,病人不舒服;3=疼痛,病人痛苦;4=疼痛较剧,有恐惧感;5=剧痛。
  2疼痛控制措施药物止痛法
  2.1口服给药法
  此法是一种患者可接受的易行方法,但镇痛效果不理想,仅适用于浅表小手术引起的轻度疼痛。
  2.2肌肉注射法
  此法是临床常用的给药方法,适用于术后中、重度疼痛的患者。但镇痛作用短暂,需反复给药。
  2.3患者自控镇痛泵(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
  PCA已在国外应用10余年,发展较快,目前已达较成熟阶段,国内镇痛泵也在逐步推广使用。PCA是采用程序化的注射泵(微量泵),通过静脉内、硬膜外腔或皮下注射止痛药物,来达到患者自我控制镇痛的目的,有效率可达91.77%[3]。
  2.4硬膜外镇痛泵(patientcontrolledepiduralanalgesia,PCEA)
  PCEA是通过硬膜外导管直接将药液注入硬膜外腔,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多用于硬膜外麻醉术后的病人。但当硬膜外导管偏向一侧时,局麻药不能很好的扩散,可导致肢体麻木感[4]。
  3术后疼痛护理
  3.1疼痛护理管理现状
  据有关调查,外科术后80%的患者反映镇痛不足,50%以上患者术后72h仍疼痛不止[5]。研究发现,尽管临床镇痛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镇痛效果却不容乐观,如接受PCA(患者自控镇痛)者仍然有75%的患者疼痛等级为5~10分[6]。护士对疼痛知识的了解和对镇痛药物的使用缺乏足够的认识。
  3.2疼痛的护理措施
  3.2.1心理护理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主动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听取患者的诉说,尊重其对疼痛的反应,教会有关疼痛知识,使之掌握自控能力,并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语言与举止支持患者,设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痛阈值。对强烈克制的患者予以鼓励,并让他们呻吟,以此转移疼痛。
  3.2.2采用药物止痛措施的护理护士应掌握药理知识,正确应用,对原因清楚的疼痛采用预防性用药,且剂量小,比疼痛后给药效果好;对诊断不明的疼痛不随意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症状,慎用成瘾药物;尽量去除引起疼痛的原因,解除疼痛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