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析中药材的感官鉴别(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鉴别中药材的真伪优劣。方法 通过人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来查明某一品种的实体真象。结果 掌握性状感官鉴别技术,可基本杜绝假冒伪劣药材。结论 “五味感官鉴别法”简便易行,行之有效,可予推广。
【关键词】 中药材;感官鉴别
中药材是中国的国宝,是中华民族繁衍昌盛,防病治病的主要药材,其药材的真伪优劣,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科研结果的准确和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因此,中药药品质量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保障人民用药安全,从事中药工作的人员只有掌握中药鉴定技术,特别是性状感官鉴别技术,才能杜绝假冒伪劣药材。
感官鉴别主要是通过人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听觉来查明某一品种的实体正象〔1〕。本文就此谈谈个人在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1 视觉
用肉眼直观中药材的特征,包括看形状、看大小、看色泽、看表面、看质的和看断面六点。
1.1 看形状 看药材固定的外形特征,如甘草的圆柱状根、桔梗的圆锥状根、地黄的纺锤形根、山药的块状根,肾形的沙苑子、芝麻状的地肤子、心形的细辛叶、箭形的淫羊藿叶、喇叭状的凌云花、棒状的金银花、手形的佛手和纺锤形的胖大海等〔2〕。另不少的中药材的外观很形象,能正确地形容出该药的特征。如海马的“马头蛇尾瓦楞身”、野山参的“人字形,铁线纹,马芽芦,灯草心,腿、皮细短横体,落扁膀加珍珠尾”等。看形状时,一般不需要做任何处理,但在观察皱缩的全草、叶或花类时,可先浸湿使其软并展平,观察某些果实、种子、动物药时,如有必要可浸软后采取所需部位进行观察。
1.2 看大小 看药材的长短、粗细和薄厚程度。测量长短和粗细时,一般指常见药材的大小,允许有少量高或低于所规定的数值,测量时可用毫米刻度尺;对细小的种子,可置于有毫米方格线的纸上,每10粒种子紧密排列成一行,测量后求其平均值。
1.3 看表面 看药材不同的表面特征。即光滑或粗糙、皮孔或皱纹、光泽的有无和其他特征。如天麻的“鹦哥嘴、鱼鳞纹、肚脐眼”,重楼的“波浪纹”,琥珀的油脂光泽,云母石的透明性等。
1.4 看光泽 看药材表面的颜色。药材的色泽一般较固定,其变化与产地、质量和品种真伪密切相关。如厚朴内表面紫色或紫褐色、油性,故亦名紫油厚朴;金银花黄白相间,如金银色泽一般;鸡血藤溢出树脂,色泽似鸡血,而其伪品或易混品却与其明显不同。看色泽时,药材应干燥,在白昼自然光下观察。
1.5 看质地 看药材疏密、粘性或粉性等。如厚朴的油润、山药的粉性、天麻的角质、珍珠的珠光等。又如山茱萸的质地是柔软性,其他伪品滇刺枣皮、葡萄果皮、小檗果无此特征〔3〕。
1.6 看断面 看药材自然段面时的现象和刀削平后的组织排列特征。前者如独钟的橡胶丝、葛根的纤维性,后者如黄芪的“全井玉栏杆”,何首乌的“云锦花纹”,防己的“车轮纹”,商陆的“罗盘纹”等〔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