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学科教育论文>《爱莲说》教学回眸(一)

《爱莲说》教学回眸(一)

详细内容

摘要:深入了解时代背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抓住文章特点,用问题涵盖文章重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以便于深入理解文章中的内涵。
  关键词:爱莲说;教学;思想内涵
  
  我已是第二次教《爱莲说》了,对于这样的名家名篇,如何在文本与学生之间当好联系人,让二者和谐统一起来,尤其是文中的思想内涵,要让学生吃透并消化,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我一有时间就钻研教材,查找资料。紧张的课前准备之后,一堂精彩的教研课便“应运”而生了。
  为了引出课文标题,我以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作为引子,然后说明莲花俗称荷花、芙蓉,是一种姿态优美、品性高洁的花,因此深得人们的喜爱,它经常出现在文人的笔下。此时,我便让学生插上回忆的翅膀,忆往昔所学的有关莲的诗句,很快学生的手举得如雨后春笋般,“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一一风荷举”“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随着学生吟诵的诗词,我便因势利导:在众多的写莲的诗句中,最脍炙人口的要数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了。
  要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时代背景的介绍不可少。我已预先布置好学生课前查找有关周敦颐的背景资料,课堂上我让学生先交流自己的资料,两分钟后我便对之作了简要概括:作者周敦颐生活在宋神宗时期,时任南康郡守,当官期间,目睹了官场的黑暗,鄙视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夏秋之交,莲花盛开,微风过处,田田荷叶轻摇,朵朵荷花颔首,缕缕荷香四溢,作者凭栏放目,触景生情,爱莲花之洁白,感官场之混沌,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名文。这样言简意赅的介绍既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又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对于这样的经典名文,课文中的注释往往是比较详尽的,因此要学生翻译课文并不是一件难事,众多的语文教学行家都说学好古文最重要的环节便是朗读,以读通、读畅达到读懂的目的,因此,我便将阅读贯穿了整堂课。我首先采用学生自由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出阅读障碍,然后再个别读,让其他学生指出该同学阅读的优点和缺点,要求大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接着我再在停顿、语气、语调等方面加以指导。在此基础上,全班齐读,尔后我又在分析过程中,采取男生读、女生读等花样读,让琅琅书声带着学生从课文的“形”进入课文的“神”。为了能让学生抓住课文的“神”,我特意设置了三道讨论题:第一,作者如此爱莲,那么莲到底有哪些可爱之处呢?第二,作者为莲高唱赞歌,那么他的目的只是为了歌颂莲吗?第三,本文的标题是“爱莲说”,全文却多次提到了菊和牡丹,这是为什么?这三个问题涵盖了本文的三个学习重点,即学习莲的高尚品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及衬托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