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
详细内容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的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维护。针对这些缺陷,从资产管理的角度出发,如何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是摆在国有资产管理者和社会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状与对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数量及价值逐渐增加,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出现了诸多薄弱的环节。
目前,虽然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要求,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多项财政改革的问题上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例如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不当,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明显滞后,与有关部门预算等各项财政改革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进而影响了财政改革深层次的发展。
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首先我们要深入的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只有充分掌握了现状,才能透析背后的起因,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要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的同时,还要在优化资源配置下实现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最大化,我们就更要分析其弊病,改正其中的缺陷。以下,先试析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实施虽然起到了规范资产的配置程序、强化使用管理、处置管理和收入管理的成效。但是,从清产核资所反映的实际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直接导致了账面资产与实物资产严重不一致,大量账外资产存在。具体表现为:某些行政事业单位将非经营项目的资产私自转化其用途,变为经营性资产,从而实现单位资产的实际收益增加,而账面资产却没有显现;在某些部门中,某些领导擅自将国有资产转为投资或职工福利,导致了公用性的国有资产不足,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高效的运转,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个极大的漏洞;现存的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没能符合现代的管理体系,有些部门领导都不知道自己的部门下有多少资产可以运用,甚至不清楚拥有多少资产,从而使得单位资产的完整性没有保障。在这种制度混乱的情况下,直接导致了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