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业行政管理改革探索
详细内容
一、当前企业行政管理模式的弊端当前我国企业里行政管理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只能逐步解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进程,需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1.服务意识差。很多行政管理人员官本位思想严重,强调的是管,服务意识差,总是以管理者自居,工作不主动积极,态度上冷漠,不和基层员工沟通无法从实际情况来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2.排资论辈思想严重。中国是个“排资论辈”的国家,各行各业都以资历老为先。这一点,在行政管理工作中也很明显,资历观念根深蒂固,认为资历老就经验丰富,就能以经验去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的确非常必要,但经验也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在这个科学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单纯地靠经验去工作已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甚至会出大问题。这种排资论辈思想的存在也严重地压抑了年轻的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阻碍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重权力观念。由于很多行政管理人员以管理者自居,且现行的管理模式是仍沿用政府行政管理模式,行政级别意识很强,过分强调权力,滋长了重权力的思想。
二、企业行政管理的改革和探索
(一)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企业高效率运转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依法治校,依规治校,从制度入手,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通过制定和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使管理人员意识到规章制度是工作的依据和准绳,促使管理人员按章履行职责,从而使企业行政管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纪律严明。需要强调的是,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从国家、学校的利益出发,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还应将规章制度广为宣传,严格执行,充分发挥规章制度的效果。
(二)引入先进管理模式,变垂直管理为扁平化管理。现代企业的组织结构和权利分布呈扁平式形态,职、责、权统一,部门经理、生产线管理者以至独当一面的工作人员,有权对自己主管的事务作出决策,并承担责任。在各层级、各部门的决策过程中,吸纳与决策有关的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参与决策。有利于激发和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很多企业还是停留在守旧的科层制层面上。科层制强调的是分工明确,而具体的管理工作却是密不可分的,企业是一个系统,不能绝对地分割成几个想象中的独立的部门,而应是一个动态的网络管理体系,使整个管理系统能协调统一,减少推诿、扯皮等现象,并能减少因层级过紧导致的信息失真的情况,保障信息的及时和畅通。
(三)精简机构,权力适当分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有些企业行政管理的层级不断增多。这与现代行政管理的理念和趋势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必须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调整:进一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于人员冗多的部门进行合并精简;减少管理的层次。
(四)转变观念。 1.强化服务意识。改变“官本位”思想,让行政管理人员明确自己所在的体系是为基层员工服务的。行政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淡化 “管”的思想,摆脱传统的“高高在上”的思想,强化服务至上的观念。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克服拖拉思想。改变管理方式,寓管理于服务当中。 2.转变职位观念。让广大行政管理人员明确职位的高低、职数的多少是由岗位的需要决定,即是由岗位定职位,而不是由职位定岗位,明确“不在其岗,没有其职”。与此同时,引入竞争机制,择优录用,优留劣汰。
(五)加强队伍建设。 1.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优化队伍结构。特别是高素质的经过专业训练的管理人才。同时,注意优先队伍结构,增加懂法、懂经济的人才比重,使队伍结构更加合理。 2.加强继续教育。让行政管理人员定期参加专门的业务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技能,与此同时,还应学习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增加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结束语综上所述,企业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应仅局限于解决表层面的矛盾。管理人员需要的是有效地为员工服务,而不是高高在上在其位不谋其政。作者简介侯杨,男,苗族,贵州大学经济学院09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共组织与公共经济
参考文献 [1]卢虹宇.高成绩管理的科学化[J].科技信息,2009(1). [2]王红兵.浅议行政管理工作[J].科教文汇,2008(07). 试论当前企业行政管理改革(本论文由上海论文网://shlunwen. 整理提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或联系我们的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