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农村研究>创新科技服务方式 增加农民收入(一)

创新科技服务方式 增加农民收入(一)

详细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深层政治经济体制创新的一个系统工程,增加农民收入是这个工程中的核心工程。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现代科技被广泛应用的今天,只有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速农业科技推广,才能真正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一、创新科技服务方式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竞争科技化的特征日益明显。当前,鸡东县的农业技术相对落后,农业资源的利用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农民在用水、用肥、用种等方面差距较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难,农产品深加工实现难,农业信息获取难,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农户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市场经济的规模生产,农产品结构单一满足不了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只有创新科技服务方式,贴近基层,引导农业生产,才能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为农民增收提供动力源泉。
二、创新科技服务方式是改变农村科技落后状况的必然选择
随着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农业技术有了新的需求,不仅需要种植、养殖技术,而且延伸到加工、贮藏、保鲜、转化等领域;不仅需要高产栽培技术而且要求优质、无公害、反季节生产等技术。但是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因受现行体制、农民自身素质等方面的影响,传统的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着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手段落后、服务技术棚架等问题,使农民科技服务面临着许多困难。
(一)服务体制不健全,服务队伍不稳
我国农业正处于“政策先导型”向“科技先导型”的转轨时期,农村科技推广体制仍未完全走出计划经济的模式,科技游离于农村经济之外,并未产生第一生产力的效益。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地方财政实行“断奶”,科技推广服务工作已无法正常运行,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科技推广人员得不到保障,纷纷离开农村科技服务队伍另谋生路,导致科技人员严重不足,远远不能适应农村对科技人员的需求。由于财力、物力、人力的限制,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处于“线断、网破、人散”的境地。
(二)科技服务功能单一
现在农村对配套的种、养、加工技术和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信息十分渴求,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并不具备技术综合功能,没有形成网络式的功能齐全的服务体系,无法满足农民对技术和信息多样化的需求,再加上科技人才匮乏,特别是特种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农业等专业人才奇缺,农民得不到必要的有效的服务。
(三)科技服务手段落后
农业信息化己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农产品产销信息,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鸡东县农村信息网站覆盖面还比较小,农民获取信息渠道主要是广播、电视,真正具有时效性、指导性的现代市场信息,大多数农民难以获取,给农民种植、养殖带来很大的盲目性和趋同性,流通受阻,农民利益受损,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