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家长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意义(一)
详细内容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教育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1.学业不良。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由来已久,许多研究工作者都对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与分析。例如在邹丽丽等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现状的调查中便发现,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在班级学习成绩中一般以下的约占了68.3%。在这些学生中都把“学习无人辅导”作为造成自己学习低下的首要因素。而又有75.1%的被调查学生认为父母的外出会对自身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事实上,处于童期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还是非常强,很多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期间由于过于思念父母,导致自身学习成绩的大幅度下降。由此可见。父母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2.道德发展出现危机。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而言,由于大多正处于青春期,是一个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来自社会,尤其是家长的多方面的疏导和关爱。而在现实生活中,留守儿童的照顾往往都是由亲人所负责,这便对孩子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再加之,农村家长学校的教师受到了多种教育条件的制约,对每个孩子的关注也十分有限。其结果便是造成了任课教师认为学生有家长的照看,而亲戚则认为孩子有老师的管教。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放任自流。学生有了问题也无人给予帮助,长此以往,学生的道德发展就出现了危机。
3.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孩子与父母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血缘关系,在与父母的日常生活与交往中,能够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同时,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中还有利于孩子的心理素质的成长。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留守儿童往往处于无人倾诉的环境下,在生活中与学习中遇到了一些烦恼和困难都闷在心里,这显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全人格的形成。目前,在我校就读的一些学生之中,他们基本上都是在过年、过节时才有与父母团聚的机会,平时都是生活在亲戚家,缺乏必要的家庭温暖。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1.家长缺乏家教观念。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农村家长的文化水平与城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尤其是对孩子的教育上,缺乏应有的家教观念,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可以了,而他们则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打工挣钱上,很少抽时间来辅导孩子的生活与学习;有的一些家长甚至还认为上学没有什么用,很多学生上好了学以后不也是找不到工作吗,而对于他们而言,虽然没有上过几天学,但是一样也过的很幸福。这样的观念就误导了孩子,导致孩子形成“读书无用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