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的细节
详细内容
真情的细节(一)
真情的细节(二)真情在细节中
一颗流星划过深邃幽境的深蓝色天幕。转瞬即逝的细节,闪烁最亮的光点,短暂而永恒。我享受这短暂的美好。银白色轻柔的气息渗入心扉,是在细节中被感动的温暖„„
初三下学期时,家里的气氛明显紧张。我同往常一样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吃完饭又拖着沉沉的书包走进卧室。放下书包,坐在桌前,抬头看钟已过8点。一切都那么平静如常,只有秒钟在井然有序的“嘀哒”声„„渐渐的。门外似乎有脚步声一点点靠近,很小心地停下来,似乎想尽量保持这一刻的宁静。于是,不动声色的身后的门被一阵风的气息轻轻带上。这举动虽然细微短暂,但仍被我所察觉,也仅仅因为这细节,我的心波动起来。回头望望窄窄的过道前那扇刚被“封起”的门,就像将我与父母分隔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那一刻,我充满了不解。我一直以为自己在父母眼里长大了,是被充分信任的,能够独立,有自制力不会受外界影响,然而这一关门的细节,却让我真切地感觉到他们的不理解不信任。我困惑,失落,感伤„„
抬起头,窗外一片漆黑,我茫然的像一个迷路的,不被理解的孩子,在这个看不到风景的房间,没有月光没有星光,如同一个小岛在现实与期望的波涛中飘荡。世界睡着了,远处的一切都保持着熟睡的姿态,有风走来,用手拨弄我心头的灯,忽闪忽灭„„
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这小小的细节竟成了他们的习惯。我一直不以为然,有时还愤愤不平,直到偶然间从书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出一个多彩的世界;每一双眼睛都能找到一个完美的角度;每一点泛着清丽旋律
的小溪都闪烁着爱的光芒。不要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空叹,用美丽的心来感受身边多彩的爱,你会发现被温暖包围。”释然。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想,关门的小小细节其实都是因为他们为我着想,为了不打扰到我学习,他们尽力地为我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流露其中的是浓浓的关爱,浓浓的真情。这单纯美好的小幸福一直围绕在我身边,只是曾经得我不懂珍惜,甚至产生误解。豁然开朗时,我真切地感到心里的每个角落都被温暖着,被父母短暂而温馨的细节温暖着。此时,窗外月光温柔的洒在窗前,繁星点点,阵阵微风吹过,向母亲的手抚过脸颊,暖暖的萦绕在心头。
再次“闻”到他们小心翼翼来“行动”的气息,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段文字„„闭上眼,眼前仿佛是父母关门的身影:斜着身子,缓缓地移动,充满关爱的眼神,轻轻的一步步后退,满怀温情的戴上房间的门。这小小的细节让我倍感温暖。瞬间,我心中的一扇门为他们打开,那心房被爱的气息填充着,被真情的温暖感动着。瞬间,像划过黑夜的流星,绽放最美最真的光芒,短暂而永恒,永恒而深刻。
细节中,我读懂了父母心中那颗充满爱的心,在我的天空熠熠闪光。细节中,流露的是叫人永远珍惜的幸福感觉,在我的心头丰盈洋溢。细节中,门里门外的瞬间,关不住相通的情感。父母用爱为我点亮心灯,我用爱充实缤纷美妙生活„„
真情的细节(三)用细节展现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做到于细微处见亲情。
2、理解细节描写的内涵,并了解它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塑造鲜活人物,使文章增添色彩。
方法与过程:
1、通过温故、品读、观察、联想与训练等方式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2、通过学生读、说、写、练等手法,让学生感悟与运用细节描写方
法刻画鲜活人物,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培养的观察能力,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细
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写作中作用。
2、体会细节描写的方法及技巧,并能运用到写作之中。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启发式、阅读法、训练法、点拨法,赏析富有情趣的细节描
写,品细节描写之韵。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非常高兴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作文指导课——《在爱的天空下
细节是文章的花朵。要使花朵漂亮,我们要善于观察,捕捉细节,品——用细节展现真情》(板书)。
味“天光水色共蔚蓝”的意境。正像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而
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启示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爱心去感受,使生活
之花灿烂绽放,使细节之妙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得心应手。
二、温故知新
1、品读父爱——《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
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问:段落重点抓住什么细节来写,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动作细节。体现在凝重的氛围中,从迟缓的动作中,流露出浓
浓的父爱。
2、理解内涵——细节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
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看似信手拈来,
却都是作者的精心安排,能起到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
细微具体要典型
细节描写——生动细腻要精心
符合主题要刻画
3、引用名言——价值
英国·布莱克《天真的预言》“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
置,刹那成永恒。”
作家李准曾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
一个情节、一场戏起着同样的作用。”
巴尔扎克也曾说“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三、读诗悟情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题1:诗中哪句描写母亲的动作?(临行密密缝)
问题2:诗中哪句描写母亲的心理?(意恐迟迟归。)
问题3:仔细看图,进行想象,用几句话描写母亲为儿子缝衣的动作、
神态与心理活。(提示:抓住母亲动作、神态与心理的细节,加以适当想
象,揣摩母亲为游子缝衣时的心理,表现浓浓的母爱。)要求同桌可相互
讨论。
明确:母爱情深——母亲把线头在舌尖上砸了砸,又用指尖轻轻一
撮。她年纪大了,那细小的针眼仿佛也成了一道难闯的关。她一手拿着衣
服,一手捏着针,眯着眼睛,凑到油灯前,就着油灯的亮光,颤抖着将针
线穿来引去。那密密缝织在一起的是母亲对游子的浓浓牵挂。
母亲的眉头紧锁,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孩子将要远行,可这寒衣还未
缝完,也不知道他这一去几时回还。这样想着,母亲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一滴泪落在赶制的冬衣上,母亲赶紧拭干了泪,抬头深情地望一眼身边苦
读的孩子。
小结:我们用笔生动地刻画出一位慈母对孩子真挚的爱。大家捕捉到
了能表现慈母情的细节,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情感,表现了母爱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