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个体化治疗
肝内胆管结石病人的特点是易复发、处理棘手。我院此类病人多数是急症患者,肝功损害大,凝血机制不佳,因胆道结石的成因、部位、范围不同,施术方法也不一样。2009年底经本人治疗的肝内胆管结石23例,均选择了个案处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男9人,女14人,年龄36~76岁。有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者11人,急症手术19人,肝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损害,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者5人,总蛋白下降至50g以下者6人(尤以高龄者明显),白蛋白12人低于正常,WBC2.0×109/L14人,所有患者WBC高于1.0×109/L。病史长者50年,短者3年,经常上腹绞痛、发热、反复黄疸等症状。其中3次手术1人,2次手术3人。
1.2术前检查及手术中所见情况经BUS、CT、MRI及术中胆道镜检查、手指肝表面触摸及肝叶、肝段充血、化脓灶及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其中左右肝管充满型+肝、胆总管结石2例;中肝管充满型+左肝充满型结石+肝、胆总管结石1例;右肝前叶结石+左肝充满型结石+肝、胆总管结石1例;左肝管充满型结石+胆总管结石3例;左肝管起始部狭窄伴局限巢状结石+肝、胆总管结石4例;左肝管起始部狭窄伴单纯局限巢状结石3例;左肝外叶下段结石+肝、胆总管结石6例;左肝外叶上段结石+肝、胆总管结石1例;左肝外叶下段充满型结石l例;左肝外叶下段巢状结石+多发小脓肿1例;以上伴蛔虫者1例,腐蛔虫残体1例,左肝脓肿(多发)7例,纤维化4例,明显充血发红3例,胆囊并发结石3例。
1.3手术方法:全组均全麻、区域血流阻断下施术。
对全肝充满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借助胆道镜尽量取出能达到的3、4级分支胆管中的结石,术中胆道镜检查最狭窄的部位,并查看肝表面充血、化脓及纤维化情况,确定结石范围。常温第一肝门阻断下,剖开肝脏、胆道直视下取石,右肝狭窄处放置粗管支架从胆总管引出,左肝管剖开取石后,放置粗胶管支撑引流,从左肝表面引出,整形修复肝胆管,肝剖开处对拢缝合,半年或1年拔出引流,经胆道镜检查并拉网再取石,胆总管取石后再置T管,作为反复取石之孔道,平素闭管,间断更换。
肝左叶充满型结石+肝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左肝切除,胆总管T管引流。右肝前叶结石+左肝充满型结石+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左肝切除,右肝前叶胆道剖开取石,并行粗管支撑引流于右前叶肝管,从胆总管引出,支撑半年后胆道镜取石并换T管,继续备用取石。
左肝充满型结石+胆总管结石,左肝切除、胆总管取石后置T管,一个月后造影检查胆左肝充满型结石+胆总管结石,左肝切除、胆总管取石后置T管,―个月后造影检查胆道,无残石后拔T管。
左肝管起始部狭窄伴局限巢状结石+胆总管结石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左肝管膈面剖开,取净结石后置粗胶管支撑引流,从胆总管引出。
左肝管起始部狭窄伴局限巢状结石,左肝切开取石后,剖开狭窄处直接将粗胶管送至胆总管,并支撑于狭窄处,引流从肝表面引出半年以后取出。
左肝外叶下段结石伴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左肝外叶下段切除,T管造影无残石后拔出。
左肝外叶上段结石+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左肝外叶上段切除。单纯左肝外叶下段充满结石行左肝外叶下段切除。左肝外叶巢状结石左肝外叶下段切除,或切开取石后,支撑引流狭窄部,从胆总管引出。
2结果
全组围手术期无死亡者,急性期切肝出血最多者1400余毫升,除2例充满型肝内结石患者需长期带T形管、反复经胆道镜取石外,其余均在1年内达到了治愈的目的。即使是充满型,也以支撑狭窄,阻断了狭窄、感染、结石之恶性循环,为下一步取石创造了条件,一例左肝叶切除漏胆二月余,自愈,无其它并发症,结果另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