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在带状疱疹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介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制剂。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收集和评价了中药制剂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结果:龙胆泻肝汤、莪术注射液、紫苏叶等中药制剂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疗效。结论:中药制剂治疗带状疱疹经济实用、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带状疱疹 中医药疗法;龙胆泻肝汤 治疗应用;中药制剂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一种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排列成带状,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中医称“缠腰火丹”“蛇串疮”,多由湿热内蕴、毒邪壅滞肌肤所致。中药制剂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龙胆泻肝汤
李涛〔1〕运用龙胆泻肝汤并结合外治法治疗带状疱疹30例,并设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汤,每日2剂,连服4 d,外用雄黄50 g,白矾25 g,冰片10 g研面,水调外敷,每日2次;对照组用阿昔洛韦针剂0.5 g加5%GS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10 d。结果: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10.0±2.0)d、(19.0±9.0)d,P<0.05,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5.8±2.4)d、(19.0±9.0)d,P<0.05。说明该方治疗带状疱疹有较好疗效,并能控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2 葛根透毒汤
艾军等〔2〕运用葛根透毒汤治疗耳带状疱疹8例,并设对照组12例,治疗组内服葛根透毒汤每日1剂,每次100 mL,2次 d口服,并配合针灸,对照组用西药病毒唑、病毒灵常规量治疗,两组均7 d为1个疗程,治疗2-3周。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好转1例,无效9例;对照组治愈6例,好转3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P<0.05。
3 龙芎汤
臧国树〔3〕运用龙芎汤治疗带状疱疹75例,每日1剂,分早晚空腹服用,每次400 mL,5剂为1个疗程,经2个疗程治疗,痊愈68例,显效7例。
4 银翘苦参汤
欧剑云〔4〕运用银翘苦参汤治疗带状疱疹60例,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7 d为1疗程,连服2疗程。结果:治愈48例,显效10例,有效2例。
5 莪术油注射液
是从姜科植物蓬莪术、温郁金、广西莪术中提取的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多种倍半萜类,含有莪术醇、莪术双酮、p?谷甾醇等,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及用途。王幼萍〔5〕采用莪术油300 mg静滴,每日1次,治疗带状疱疹45例为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500 mg静滴,每日2次,疗程均为7 d。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和76.2%(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率优于对照组。
6 热毒宁注射液
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组成的中药制剂,具有清肝泻火、除湿解毒之功效。58例带状疱疹患者使用热毒宁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疗程5-7 d,疼痛剧烈者加服消炎痛,局部使用炉甘石洗剂外用。结果:治愈40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6〕。
7 紫苏叶
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带嫩枝的叶,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含有左旋紫苏醛,紫苏醇等,具有散寒解表之功效。刘丽英〔7〕将54例带状疱疹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用新鲜紫苏叶捣烂,取汁外搽患处;对照组用3%阿昔洛韦软膏外搽患处,两组用药均为6次 d,隔2 h用1次,治疗1周。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治愈17例,显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