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剖析(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 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基础教育 社会需求 教学改革方案与效果
论文摘要本文阐释了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教育对象的现状,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根据社会发展方向的需求,针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新要求、新特点提出了经验教学与改革方案。
0引言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更是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计算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其教育形式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与改革。而针对高职高专这个特殊教育群体,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差距更大。如何快速高效地搞好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做好学生毕业与工作间的软着陆,与社会的零距离,已成为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鉴于此,下面对高职高专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与改革进行了浅析。
1高职学生的现状与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高职高专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家庭里,还算一个新成员。相对而言,生源质量上虽有提高,但仍参差不齐,总体稍差。不过,有句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高职院校的学生,有部分学生自控力稍差一点,这与他们的学习方式和环境是分不开的。他们有些来自城市,有些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对口职业中专。条件稍好的学生,小学初中就接触计算机,条件稍差的学生,还未使用过电脑,这便造成了计算机使用水平的差异,这与生源的广泛性和地域的差异性密切相关。程度较好的,会些操作,但理论欠缺,容易好高骛远,计算机知识零基础的学生,以前接触电脑较少,所以畏手畏脚,导致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不大。授课内容落后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动手能力较差,计算机课程相对孤立,上机时学生沉迷聊天、游戏等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教育学生如何学会正确的使用网络,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已是迫在眉睫。
2社会发展对高职学生计算机操作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就要求他们熟练使用电脑、网络,对仅满足于理论考试的学生来说,无疑是致命的。社会竞争是残酷的、现实的,没时间让你从头熟练,要求的只是快速、准确的完成任务。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仅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使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会使用常用软件,不断拓展网络知识,办公室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维护等。
3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方法
1)课程设置与社会挂钩
课程体系直接决定学生的努力方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教学体系,况且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短,有的专业仅有2年在校(最后一年校外实习),所以在制定课程体系的时候,遵循实用第一的原则,甚至不必过多考虑太多深奥的理论知识。动手能力,是高职高专一大特色。于是,在课程设置的时候,要与高职计算机课程体系改革的趋势一致,必须和市场需求紧密相连,若没有市场,就会被淘汰。
2)选取教材,难易适当,实用至上
如果说课程设置指引了大的方向,那么教材的选取更能决定成败。好的教材不一定很难,高职高专不是做学问,浅显易懂、实用方便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