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高职教育考试模式的可行性对策研究(一)

高职教育考试模式的可行性对策研究(一)

详细内容

摘 要:主要针对现阶段考试模式的存在的诸多弊端,提出如何通过转变考试观念,革新考试内容、实施综合性、多样化考核新模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考试模式;考试功能
  
  众所周知,就其本质而言,考试是一种有目的、有对象的考核和检测手段,即对人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以及其它某些心理特征的测量。考试的主要功能包括:评价功能,评判学生成绩,检测教学效果;督促功能,督促学生认真学习,巩固所学知识;反馈功能,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改进学习方法;导向功能,引导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引导学生学什么、如何学。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考试模式还存在诸多弊端。
  
  1 目前高职教育考试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就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目前高职教育的考试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考试的功能存在认识偏差。考试的基本功能是评价功能,同时,导向功能也是考试的一项重要功能。但目前高职院校考试中普遍存在着“重评价、轻导向”的认识偏差,造成评价中的“一锤定音”,过分夸大分数的价值功能,强调分数的能级表现,甚至将学业分数同奖学金、评优评先紧密结合。只重视分数的多少,不去深究分数体现的价值,这样只能使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并在考试中作弊以求较高分数。考试功能的片面化必然导致教学的异化――师生教学仅为考试服务,老师不注重改进教学;学生学习只为对付考试,不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2)考试内容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
  虽然目前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考试局限于“教材所述”和“课堂所授”,存在着明显的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考试内容大多局限于教材中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而且考试题型多为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等。客观性试题、记忆性试题所占比例大,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少,使得考试成为对死记硬背的一种鼓励,而这种死记硬背又逐渐导致学生对思考、判断的依赖性。不利于学生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局限着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结构。
  (3)考试方式比较单一。
  目前高职考试方式虽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闭卷多,开卷少;笔试多,口试、答辩方式少;理论考试多,实践能力考察少;这种考试模式有很多弊端。在这种考试模式中,记忆力的考核处于主角地位,而实践操作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处于边缘角色,所以这种考试对于学生的考查是不全面的,无法测出学生真实素质的发展状况,且与高职教育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相吻合。造成了学生中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同时,这类考试一般客观题较多,在一定程度上阻抑了学生创造性、个性的成长,也限制了学生主动求知探索的主体性的发挥,不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
  (4)考风考纪有待整顿提高。
  尽管高职院校实行了较为严格的考试管理,但是受社会不良思想影响,现实中学生作弊现象依然十分严重;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不复习,考试时一心作弊:考风考纪的破坏,不仅会打击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导致整个考试制度名存实亡。
  
  2 关于考试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对策
  
  2.1 树立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能力测试”考试观念
  根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高等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并将这种要求内化到考试模式中,普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通过考试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等。
  2.2 构建综合性全程性考试新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而全面、系统、公正地评价教学效果,就要建立全程性考核为主的考试模式,主要内容包括:
  (1)改革考试内容,确定考试的能力导向。
  在考试内容选择方面,既要能够反映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技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而不是教材内容、课堂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使考试真正能够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
  (2)改革考试方式,采用多元化考试方法。
  改革考试方式,注重突出多样性、针对性、可操作性。考试形式采用多元化包括开卷考试、课程论文、大作业、口试、实际操作、小组辩论、调查报告、综合考查等多种形式;就具体一门课程的考试改革,可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更重要的是考试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课程的性质、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确定;如“两课”类课程、大学语文等基础性公共课,可实行闭卷考试;对于英语等相关专业的口语类课程实行口试的考试方法;对于计算机等应用类课程实行上机操作考试。无论何种方法的考试,都应以考核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着重检验学生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