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等学校民办高等教育师资队伍专职教师
论文摘要: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向前推进,入世后教育市场国际化的发展,以及独立学院的涌现,民办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且愈演愈烈。民办高等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否生存、发展主要取决于其办学质量的高低,而师资队伍状况是影响办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现实情况下,建立一支稳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民办高等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作为学校教学工作实施者的教师,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而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命脉,因此,教师水平的高低影响并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前途和希望。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曾在清华大学学习、任教并深悟“大师论”真谛的周培源教授,于1978年任北大校长时也强调:“一所大学办的好或不好,其水平如何,它的决定因素或根本标志之一乃是这所大学的教师阵容。”对于民办高等学校而言,教育教学质量更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一、稳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民办高等学校的根基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民办高等学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直接创造昔。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民办高等学校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努力打造一支稳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民办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具有以下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民办高等学校教学质量
教师是办学的灵魂,而稳定的民办高等学校师资队伍能减少民办高等学校教学不稳定因素,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保持常规教学的考核,落实专业建设工作,开展课程架构和内容改革,从而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习惯的培育,高尚情操的陶冶,学习成绩的提高。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能够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教书育人方面的骨干作用。通过对本校教学工作的实践、总结、分析和潜心钻研,探索出民办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规律性,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最终有利于提高民办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增强民办高等学校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外高等教育机构进入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不同的国家、类型、层次的高校同台竞技,民办高等学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发展,就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而教学质量的提升,品牌优势的获得.敦师队伍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今天,打造一支稳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民办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有利于增强民办高等学校的市场竞争力。
(三)有利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民办高等学铰,吸纳r火批普通中学分流屯源,并对这些学生进行全面的德智、体、关、劳等方面的洲练,化素质和道德修养,为国家和社会培眷了人才,从而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辛勤培育他的教师们是分不开的。尤其是一支稳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民办高等学校师资队伍,能够适应经济时代的要求,掌握和利用新的教育手段,教育资源和教育形式,以更快的速度来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打造一支稳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民办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有利于民办高等学校吸引更多生源,赢得社会尊重和信任,从而增强民办高等学校的市场竞争力,进而获得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而民办高等学校的成长和发展,满足了广大青年学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失衡的矛盾,扫除了构建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些障碍,因此可以说,稳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民办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二、民办高等学校师资队伍的现状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国家“九五”和“20lO年发展规划”提出基本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在此政策鼓励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取得长足发展。截止到2007年底,我国民办高校(不包括独立学院)共有297所,在校生1630661人,教职工144022人,其中专职教师89386人。目前,民办高等学校由于投资体制和办学条件的特殊性,师资队伍主要由公办高等学校退休教师、兼课教师、在读研究生和专职教师组成,它具有如下特点:
(一)师资队伍稳定性差
在民办高等学校创办初期,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在计划经济环境下形成的对民办、民营的片面认识,以及民办高等学校教师的合法权利得不到切实保障,教师的户口、人事档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教龄确认、继续教育、流动等缺乏统一明确的政策规定,因而不少教师对在民办高等学校任教和谋求发展缺乏信心,普遍存在打工心理,因此,民办高等学饺敦帅队流动频繁,隐定性差。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目前,民办高等学饺师资队伍结卡勾不合表现为:学历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职称结f{j=不合理、专、兼职比例不合理及“双师型”教师偏少。学历结构不合理表现为高、低学历偏少,学士学位偏多.即“中问大,两头小”。年龄结构不合理表现为60岁以上和35岁以上的教师占多数,35―60岁占少数,即“两头大,中间小”。职称结构不合理表现为高级职称和低级职称的较多,中级职称的较少,即“中间大,两头小”。专、兼职比例不合理表现为专职教师少,兼课教师多。就目前全国297所民办高等学校而言,兼职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62.64%。“双师型”教师偏少表现为教师既懂教学理论又懂实践操作的人偏少。来自公办高等学校的退休、在职教师虽有高深的理论知识和掌握一定的教法,但实践操作能力差,而实践操作能力强的技师、工程师等又不擅长教学。
(三)师资队伍科研能力低
据全国民办高专委百所民办高校的调查,在103所民办高校中,90所学校有专职教师,其中,专职教师少于20人的民办高校35所,专职教师人数在20一40人的有24所,即60%以上的院校专职教师人数低于40人。跟全国297所民办高等学校专、兼职教师情况基本吻合。由此可见,民办高等学校专职教师少,兼课教师多。由于兼课教师往往是以授课为己任,上完课就走人,而专职教师虽有搞科研的热情,但多数民办高等学校出于学校经费和教学工作的考虑,对科研也不重视,因此,民办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学科研气氛薄弱,师资科研能力低。
(四)师资队伍师德差
民办高等学校出于对自身经济和社会利益的考虑,常常重视显性课程,如学科教学,而忽视隐性课程,如校园文化。对教师职业精神的倡导和培养力度不够,因此,使少数青年专职教师责任心不强,缺乏爱岗敬业精神,更有甚者,一些兼职教师只是把在民办高等学校上课作为一种创收的途径,没有责任意识,更不用说去辅导,带动年轻教师,由此可见,民办高等学校教师师德不高,服务意识不强,职业精神欠佳。
三、努力打造一支稳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民办高等学校师资队伍
民办高等学校由于特殊的投资体制,其教师队伍大多靠聘用起步.以外聘为主。随着1999年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公办高等学校师生比辑高不下,闲置师资大鞋减:高等教育逐步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办学质量成为高等学校竞争的主璎内容,而敦师是办学的灵魂,是决定敦学质量的关谜因素.因此,如何建没一支稳定、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民办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是新形势下政府和民办高等学校亟需解决的一项艰巨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