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强化价值观教育的探索(一)
详细内容
摘 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在大学生代写论文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上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其改革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理论与实践、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结合、相统一原则。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价值观;原则;新模式
一、价值观教育问题的提出
一是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看,必须注重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主要是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教育以及优秀的中国传统道德和革命传统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使大学生树立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的精神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而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则需要思想道德修养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加以引导,从而使大学生能够立志成才,成为符合党和人民所要求的新时代精英。由此可见,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要求在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二是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任务看,必须突出学生的道德价值导向
道德价值导向是对道德的核心问题――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关系的直接回答,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为了培养自己所需要的理想人才和实现道德建设总目标而规定的道德原则。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价值导向是以突出集体主义道德的价值导向为客观基础,以实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人们道德领域必须遵循的起码的行为准则为前提的道德原则。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任务正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并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集体主义原则作为贯穿社会主义一切道德规范、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的主线,从而强化学生的道德价值导向。
三是从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内容看,必须强调大学生应树立现代价值观念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思想道德修养课应紧密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大学生认清时代的要求与历史的责任,明确社会主义大学的培养目标,端正学习目的与学习态度,培养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并进一步注意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符合现代价值导向的基本观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必须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核心,充分体现时代性、思想性和针对性,并进行价值观念的变革,从而充分注重思想道德修养课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现代化的引导。
二、价值观教育的实践与思路
(一)关键是明确应当遵循的原则
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根据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状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才能真正收到实效。据此我们需要注重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是必须坚持继承传统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德育有很多宝贵的财富要继承,在新形势下更要注重不断创新。高校在从事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坚持紧密结合实际,力求创新,以新的思路,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才可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继承优良传统、大胆开辟新路是德育自身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期、新形势对德育工作的迫切期待。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时代的主旋律,紧扣培养造就“四有新人”的总目标,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