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导管理学的两条基本假设(一)
详细内容
一门科学的开始,往往都是从基本的公理和假设开始,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出这门学科的其他定理。亚里士多德提出并创立了相应的逻辑工具――公理方法,这是一般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然而到目前为止的管理理论还不是从假设开始的,研究者个人的经验和有限的观察为基础的经验分析是管理理论的重要特征。由于研究者所处的环境和时代不同,研究的方法不同,研究的管理对象重点不同,所以从不同的实践环境中诞生出来的理论往往有着巨大的差异,甚至会产生截然相反的理论体系。
从构成古典管理理论的泰罗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组织理论和韦伯的官僚管理理论开始,到行为科学的产生以至到现在的管理理论丛林,都具有这一特点。鉴于以上管理理论存在的问题,我们在研究管理学中首先应该研究的不是管理的概念和行为,而是应该从何种角度研究管理。我们在前面讲到,管理学是一门科学,作为一门科学,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必然有严密的逻辑性,在研究管理学理论的过程中,本书着重于用分析方法来研究管理中的问题。科学的分析方法往往都是从公理开始,我们先得出管理的公理(或称为假设),再从公理的基础上来推导管理的本质、概念、职能、原理和方法。
什么是公理?公理是经过人类长期的反复实践所证明的事实,不需要再加证实,而可作为证明其它命题的命题。如“在所有连结两点的线中,以直线为最短”。“经过两点可以作一条直线,并且只能作一条直线”。“三角型内角和等于180度”等等。公理的正确性是显而易见、不用证明、人人可信的。
在管理学中,存在以下两条公理:
第一条公理是:管理是一种行为。
这条公理是显而易见的。管理是人们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实际工作。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它早在人们对其进行研究之前就存在,可以说是和人们的社会活动同时并存的。从词义上,管理通常被解释为管辖和处理。管辖意味着采取某种行动去干预,处理则意味着使之更加合理一些。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也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管理”这个词的。如领导者在进行决策,管理者在监督员工工作,车间主任在组织工人生产,军官在命令士兵,这些都是管理。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成效地实现组织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我们可以把管理的行为或活动称为管理行为或管理活动。我更愿意称为管理行为,因为就科学意义说,“行为”是指在某种思想支配下做出某种事情的活动。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自觉的或不自觉的活动,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在中外伦理学史上,人们对行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但多数的伦理学家则把行为限定为人类所特有的活动,认为只有人类有目的的认识的活动才能叫行为。行为的范围比活动要窄,认为管理是一种行为显然比定义管理是一种活动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