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挖企业的墙角?(一)
详细内容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管理思维是知识管理、学习型组织、扁平化管理等等,一打开管理杂志,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些概念。中国企业在一夜之间如同睡狮,一醒过来就开始补充“管理”的能量,每个企业都在想尽千方百计,希望把企业管理的井井有条,希望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保持100%的忠诚,使出200%的力气,为企业创造价值,希望投入的每一分资本都产生成百上千的回报。
尽管口号上我们天天在喊着新的方法,在制度上我们不断的推陈出新,在文化上耗尽精力,但是企业里面的问题依然很大,在鲁迅那个年代,就深刻剖析了中国人的特征,包括喜欢“窝里斗”,有很多劣根性等等,一针见血,在企业的员工中间这些现象其实也是比比皆是,你就知道为什么大家对于管理的理论这么如饥似渴了。企业里面政治、权利之类的东西依然大行其道,企业的“窝里斗”带来的内耗并不见得比所谓的官场逊色,招不到好的员工,或者招到的员工一旦坐上管理者的位置初露头角就开始“挖”企业的墙角,作为企业当家人,企业的“内耗”实在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当前社会急剧变化,急功近利者比比皆是。企业激励措施稍微不到位,或者管理不规范,就有人不断钻企业的空子,搞得乌烟瘴气。我们从媒体曝光的那些大名鼎鼎的老总就可以一览无余,当然国有企业出现这样的情况,搞垮了还有国家政府,但是作为个人投资或者民间资本投资的民营企业呢?如果有人利用你赋予的权力牟取私利,耗费你的成本,甚至搞垮你的企业,最后带来的灾难还得由企业当家人自负。
这引出来企业对管理者的选择的话题。有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家生产保健茶的企业,为拓展市场,在某区域中心城市设立了销售公司,并派了一个能力比较强的25岁年轻小伙到销售公司担任经理,老总每季度过来考察一次。该经理信誓旦旦雄心勃勃想着要如何拓展市场,老总也对其非常信任。但是该经理后来发现,老总根本不能监控他的一切行为,他可以自己制定规章制度,自己招聘员工,公司还为其提供住房和铺货用的产品。但是结果却是该经理不仅没有干好活,相反却变著名目向公司总部要钱,比如要请经销商吃饭啊,要请广告公司做策划啊,从中获取回扣,公司老总开始还说每个月要来考察,可后面来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加上老总对该经理深信不疑,导致了最后公司产品一件没有卖出去,却带来十几万的开支。最后当老总发现时,那个销售经理早就已经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