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找回自己国际化中丢掉的核心特色(一)
详细内容
国际化中丢掉核心特色
很多批评人士曾指出,李宁的产品不够专业化,李宁高层也坦然承认这个事实,于是在一番深入调查之后,公司现在一致看好篮球市场,主攻方向为篮球。
然而,李宁在追求专业化的道路上选择了篮球也许并不是明智之举。一位在该行业有过多年经验的资深人士说:\"从体育用品的发展规律看,任何一个知名品牌,都跟某一运动紧密相关,篮球耐克做得好,足球阿迪达斯做得好,田径锐步做的好。李宁靠什么?如果只做篮球、足球,没有自己的核心特色,永远都只能成为国际品牌的代替品。\"那么李宁能与哪项运动靠得最近?众所周知是体操。但体操不是大众参与项目,不能卖产品,这是让公司觉得尴尬又无可奈何的事。
就像李宁公司市场总监伍贤勇所说:\"体操项目市场化比较弱,对消费者影响也比较弱。中国体操的发展都是精英式的运作体制,美国有很多体操俱乐部,由俱乐部来支持这项运动,是相对普及的大众运动。\"所以对于体操运动,李宁可能就把重点放在奥运领奖装备以及国家队的赞助上。而事实上,\"体操\"的外延可以很大,包括现在风行的健美和瑜珈。在中国,健美尤其是女子健身的市场绝对可以让人垂涎三尺,李宁公司现在对这个市场还采取观望态度,而看上去离健身话题比较远的耐克公司却早在3年前就做起了女子健身,并几乎签下了所有最著名的健身教练。对于一个最有可能做\"健身\"的体育用品公司,如此错失良机,不禁让人扼腕。
曾在李宁公司工作过的中层对《中国财富》说,对于李宁公司立命之本的体操运动,公司曾有过很不错的举动。2000年6月,公司成功赞助了法国体操队。那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一项配合措施。花费很少,200万左右。当时还有一则广告,是法国的体操运动员身着李宁服装,在空中勾画出美丽的线条,当时的反响相当强烈。那次是李宁公司在专业化程度不足的情况下,利用自身优势,迅速建立国际形象的很好的营销战。可是很遗憾,对于体操方面的营销方式,公司没有深入探讨下去,随着人员的变动,策略也发生了180度逆转。心仪篮球、足球没有错,不过放弃体操和健身却是一个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