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企经验>“康师傅”的冠军路(一)

“康师傅”的冠军路(一)

详细内容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在大陆某地做生意的顶新集团老板,赔了钱后,只带了300万美元,租了一辆夏利车来到天津开发区落脚。此时历史定格在1991年,这一步使顶新集团从“地狱”踏进“天堂”。

  ??几年前在大陆“康师傅”便已家喻户晓。目前在香港交易所成功上市的“康师傅控股”市值达到110亿港币。在泰达这块土地上“康师傅”用10年时间,铸造起方便面的“神话王国”。“康师傅”的品牌在大陆如何叫响,又是如何在中国乃至世界方便面市场夺冠的呢?

  ??1987年顶新集团就已着手在中国大陆寻找合适的投资地点和投资项目,先后在北京、济南建立了制油、制蛋酥卷的工厂。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之时,顶新集团借鉴了顶好及其它各地公司的经验,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了解了北方人的口味和普通大众能够接受的价格层次。在投资地点上选择了天津开发区,觉得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投资环境。这样,天津开发区便成为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开拓基业的起点。1991年9月顶新集团正式在天津开发区立项,组建天津顶益国际食品有限公司,于1992年8月21日举行正式开业典礼。

  ??开业后不久,经过详细市场调查后确定的最适合大陆人口味的“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投产。与此同时,“康师傅”的广告宣传全面铺开。“康师傅”一改以前公司产品用真人作广告的作法,采用一个相对比较容易记忆的动画人物,在称呼上,为适合北方人的思维方式,顶益决定用“师傅”这个词以显得较为专业,而姓氏则取用“健康”的“康”字,以塑造“讲究健康美味的健康食品专家”形象。配合红烧牛肉面口味浓、分量足的特点,广告词则设计为“香喷喷,好吃看得见”。

  ??“康师傅”广告一经推出,立刻打响,各地开始纷纷注目“康师傅”,掀起一股抢购狂潮。从第一碗面出笼,6个月内,顶益生产线上的工人即从300多人猛增到三四千,将生产线扩大至天津之外的多个城市,“康师傅”畅销全国,仿佛一夜之间就成了红得发紫的大明星。难得的时机和独到的营销策划造就了“康师傅”。顶新集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建立起他在中国快食面行业的霸主地位,从此,“康师傅”盘踞大陆方便面市场龙头位置长达十余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