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星名牌秀(一)
详细内容
当双星把目标指向“耐克”、“阿迪达斯”这样的高端消费市场时,它的底牌不免让人琢磨了
2005年8月20日上午9时,64岁的双星集团董事长汪海参加了一个企业论坛:经济全球化――中国制造与双星民族品牌研讨会。双星帽、双星鞋、双星衬衫……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双星打扮的汪海再次赢得了近百名参会代表的掌声。
过去的2004年,青岛双星集团资产总额由不足1000万元增加到48亿元,增长了480多倍;全年出口创汇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达到1.25亿美元。
但双星的这一步,似乎来得并不那么容易。由于制鞋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大批乡镇、个体制鞋企业的兴起和国外著名制鞋企业的大举进入,使运动鞋类产品严重供大于求,全国运动鞋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端市场中,国外的著名品牌阿迪达斯、耐克等已经牢牢控制了中国市场;中档市场有国产的李宁、安踏等品牌;低端市场则被众多后来发展起来的福建、广东等地乡镇企业所把持。
在民族品牌之路上行走的汪海为双星设置了这样一条“高压线”:创品牌是双星最大的政治,这是一条为双星发展提供永久动力的生命线。
尽管双星集团已经是中国运动鞋生产的第一大户,如何提升双星的品牌形象,在高端市场掘金还是成了汪海的当务之急。“走高端”这个词也成了2005年青岛双星的流行词。
汪海希望借助于代言人、质量、文化、渠道和多元化这五张组合牌,演一出潇洒的双星品牌秀。
总裁全职“代言人”
忙忙碌碌的汪海走到哪里,双星都会跟着。“敢为天下先”的汪海自己当起了双星的代言人。
2005年8月21日,习惯性地戴着双星帽,穿着双星鞋的汪海又出现在北京电视台《较量》的现场。2个小时的节目,汪海不失时机地把双星推到了前台,观众还是情不自禁地为他为双星鼓掌。
三个月前,同样是一身双星打扮的汪海出现在首都体育馆的颁奖台上,他要为“双星.苏迪曼杯”羽毛球赛的获奖运动员颁奖。双星赞助这样的体育赛事已经不止一次,汪海希望借助于大型体育比赛来提升双星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