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企经验>索爱酷成长(一)

索爱酷成长(一)

详细内容

索尼与爱立信各占50%股份的平等结合,赋予了索爱这位新贵在未来最被看好的多媒体手机领域极强的竞争优势。

  索尼爱立信有足够的理由抱怨,2001年10月,当它刚刚降临在这个世界时,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大家都惊讶于这个新生儿过于孱弱,恐怕难以长大成人。

  手机外型设计上过于固执,无太大突破;推出新品速度缓慢;手机市场增长高峰不再;对手太强大……来自分析家的指责理由充分。甚至,当索爱辩驳说,小心翼翼是为了产品精益求精,所以新品必须推迟上市,精明的华尔街则立刻判断为,这,不过是“公司行动迟缓,文化融合不力”的明证。

  分析家用如此苛刻的标准来衡量索爱,最好的解释只能是,这位“混血儿”的父母实在过于大名鼎鼎―一方是执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牛耳的索尼,另一方是顶尖的无线设备制造商爱立信。这种失望也合乎逻辑,想象一下吧,贝克汉姆与维多利亚的儿子即使是小时候,也理所当然地,比别人的孩子看上去更象一位将来的天皇巨星!

  截止到2003年第三季度,华尔街关于这位“婴儿”是否会夭折的传言还满天飞。之前,《华尔街日报》甚至引用索尼爱立信公司董事长柯德川先生的片言只语暗示,索爱如果不能很快迅速长大,获得利润,等待的将是悲惨的、解体的命运。

  不过,2003年中,索爱自己的一款T618横空出世,及时粉碎了一切怀疑。

  这台钢琴黑色,搭配银色边框的手机,依靠功能和美学上的巨大突破,帮助索爱在2003年卖出了2700万台手机,比2002年的2300万台增长甚多,全年销售额上升了12%,达到59亿美元。

  从这时开始,索爱便开始了它的崛起之路,第一款100万像素手机、第一款200万素手机、第一款Walkman音乐手机……

  杂交优势

  严格意义上来说,索爱品牌的从无到有之路确实无法让人复制。

  早在索尼爱立信成立之初,业界便分成两派,看好者自然认为是双剑合璧,威力无穷,但,观点相左者也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