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帮助员工成长(一)
详细内容
现在,创维想做一件事,就是要在全球供应链的主流中建立500亿的产业。
2002年,创维实现了95亿元的销售额,工业产值达到105亿元,其中出口额为2亿美元,在深圳所有的出口企业中排名第六。
在我们的企业里,每天有500多辆40米长的货柜车进进出出,11000多名工作人员紧张工作。那么,我们的企业是如何从刚开始创业时的100万发展到95个亿呢?这中间确实经过了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在经营上突破了一个又一个节点。
被改革的灯火吸引“下海”
198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10年。
那时,我每次从广州来深圳,都是饥寒交迫的,因为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一路上车堵得不得了,由广州到深圳要5、6个小时。但那时的堵车,却令我十分振奋――公路两旁正在兴建着由全世界转移到广东来的加工企业,灯火辉煌,一片繁荣景象。坐在车里的人不会因为口渴、饥饿而不被这种灯光吸引――这种灯光和公园的灯光不一样,它是映射着事业成长的灯光,就是在那灯光的指引下,我们新兴的工业企业在成长。
走在107国道,我感到世界在变、中国在变。如果我们每一个在车上的人都能加入到世界供应链的主流当中,那将会是一种挑战,也会有干不完的事。
就这样,在深圳的107国道往返多次之后,我就急急忙忙下海了。
第一个节点:企业如何转型
下海,说得容易,做起来难。下海做什么?做贸易失败后,我就开始集中精力做起了电视上一个很小的零件――遥控器。我是学理工出身的,发现我国当时的电视机没有遥控器。而那时出国的人带回来一个有遥控器的21英寸电视机,围观的人总是里三层外三层。
遥控器,对于我们这些没有资金但懂技术的人是一个不错的起点。我们的遥控器生产就从一个助手、两个工程师开始了。
1990年,我们的销售额迎来了珍贵的一百万。就这样,我们开始了供应链的第一个环节――进入深圳制造业,为世界很多的电视机厂供应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