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资冠品标示:小标示做出大天地(一)
详细内容
当我们走进商场,我们会先看一看设在商场门口或通道处的索引牌,从而知道在商场的哪一楼层可以买到我们要买的物品;当我们游览公园或风景名胜,我们会随时注意路边的各种标牌,由此可以知道我们想去的景点怎么走,或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卫生间;当我们一下飞机、火车,首先要根据机场、火车指示牌的指引找到出口,这样才能顺利赶往我们的目的地。所有这些给我们提示、为我们指引方向的就是标示。
“标示是沉默的语言,它引导你找到目标。”冠品标示系统公司董事长颜一郎先生以这样一个形象而又颇有哲理的比喻,向我们介绍标示及其功能。而当我们走进他的“冠品标牌”设计制造工厂,看着眼前林林总总、风格各异的标示牌,忽然让我想到,这些生活中随处可以的“沉默的语言”其实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它的存在,我们如此地习以为常、司空见惯。而颜一郎正是从这些让我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标牌中,找到了自己事业的天地。
“我在台湾从事的就是标示系统行业。1994年,第一次来到大陆考察。当时我看到这个行业在大陆还处在启蒙阶段,我就觉得是个机遇。所以,当年--我37岁,就一个人拎着包投入到大陆改革开放的市场。这是我人生第二个阶段的开始。”
怀着一腔热情和对未来的向往,颜一郎从台北只身一人“拎着包”来到南京开始他“人生第二个阶段”。然而,由于对当时大陆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法规不够了解,从1994年到1998年,颜一郎在大陆的发展并不顺利。另外,由于南京市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为适应南京市市政规划,颜一郎的标牌制造工厂先后三次搬家。这让他可谓伤筋动骨,一度陷入困境。尽管这样,但颜一郎并没有放弃,因为他认准了一条,标示系统行业在大陆是一个正成长、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行业。颜一郎说:“开发中的国家它的城市建设、酒店、宾馆、还有公园这些公共设施,正处在蓬勃发展的阶段。而且旧的要换新的,新的产品总是要配套新的城市的发展。所以,这是一个连续性的产业,它不象一般流行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