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超越出口(一)
详细内容
“出口额在国内家电行业排名第一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我们的目标是全球的品牌”。
由出口到出国
海尔是不是一家国际化公司?青岛的出租车司机老陈回答说是。2004年年底他和同行们忙于接送海尔员工参加在青岛颐中体育中心的海尔运动会。“黑皮肤、白皮肤的老外们争着参加比赛,和奥运会真有一拼。”他介绍说,当时正逢海尔成立20周年,海尔在全世界雇佣的经理们来中国“朝圣”,给普通青岛市民留下了不一般的印象。
而在一年多后,海尔做出了比当时那场史无前例的“奥运会”更大胆的动作。
2006年3月21日,青岛海尔工业园,三层楼高的红色条幅沿海尔工业园商流推进本部大楼内墙挂起,上边写着:创造资源、美誉全球、人单合一、速战速决。
在大楼走廊宣传栏里张贴的《海尔报》上,海尔冷柜事业本部的一位经理因为用“人工抄单”造成信息系统误以为订单已经完成而造成损失,这位经理在报纸上做出了检讨,但《海尔报》记者还是尖锐的反问:仅仅是意识没到位的问题吗?在这份报纸上,对“人单合一”模式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案例,占据了绝大多数版面。
而在这个承担着海尔海内外市场的办公区内,也到处可见“订单就是命令单”的字样,门口处的墙上贴满了实践“T模式”和订单的统计表格。
所有的人快速有序地工作,整个大楼却十分安静。向窗外望去,占地1000多亩的海尔工业园内海尔自己的公交车穿梭往来,厂房之间的大片草地在枯黄中露出一层嫩绿。
“现在比原来更忙了,节奏更快了,目标也更明确了。”3月21日,全面统筹海尔集团海内外市场的海尔副总裁周云杰在一个布满海尔最新电脑产品的会议室内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说。周云杰感受到的三个“更”始于去年12月25日,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在北京宣布,在走过了品牌化、多元化和国际化后,海尔将进入第四个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