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向世界主流品牌挺进(一)
详细内容
无论从品牌价值还是企业总营业收入看,海尔都无疑是“中国家电第一品牌”,在追求世界级品牌的道路上,海尔始终坚持自有品牌打市场的理念不动摇,是海外营销推广力度最大的中国企业,也是距离世界级品牌最近的中国品牌之一。
美国时间2006年4月10日上午,美国职业篮球协会(NBA)主席大卫・斯特恩先生、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武克松在美国海尔工业园共同主持了“NBA・HAIER全球性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这标志着海尔成为第一个赞助NBA的全球家电品牌。牵手美国文化的象征性赛事,意味着海尔正加快成为美国主流品牌的步伐。
从中国名牌到世界名牌
无论从品牌价值还是企业总营业收入看,海尔都无疑是“中国家电第一品牌”,从企业规模以及品牌影响力来看,海尔也是距离世界名牌企业最近的中国企业之一。
近年来,海尔对国际化的追求可谓不遗余力,在多个国家建立了生产基地,始终坚持自有品牌打市场的理念不动摇,也是海外营销推广力度最大的企业,2005年一度传出海尔要收购美国著名家电企业美泰的消息。这一切都表明海尔是一个极具国际化进取意识的企业。
作为中国最早到海外市场淘金的企业之一,海尔国际化的目标之一就是打造中国自己的品牌。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对海尔的国际化策略有一个形象比喻:下棋找高手。在张瑞敏眼中,海尔国际化就像是一盘棋,而要提高棋艺,最好的办法就是下棋找高手。张瑞敏选择的高手在欧洲和美国。
在进入欧洲和美国之前,海尔的产品主要是出口到中东和东南亚地区。张瑞敏发现,海尔能够在这些地区赚取一些外汇,但无法在这里创造世界性的品牌,要想达到市场竞争的最高境界――经营品牌,海尔就必须进入到名牌林立的欧美地区。
海尔在全球共拥有240家子公司,2005年,海尔实现全球营业额128亿美元,当年底,海尔宣布进入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目标是在世界各地创造本土化的海尔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