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企经验>狗不理:改出一片新天地(一)

狗不理:改出一片新天地(一)

详细内容

今年2月28日,天津的百年老字号、驰名商标“狗不理”通过竞价拍卖,实现了国有独资企业改制,被同为老字号的天津同仁堂以1.06亿元入主。半年多过去了,这个有着一百五十多年历史的老字号究竟有着怎样的新变化呢?热情的天津人接待宾客亲朋时常说,吃一顿狗不理包子,才算真正来过天津,也才能加深了解这个城市的历史。“狗不理”名不雅但响当当,不仅是一个“老字号”和中国饮食业的金字招牌,还是天津的一张城市名片。

  今年被称为“国企改制规范年”,国家相继出台了《国有中小企业管理层收购的规定》等政策,使国有企业改革面临一个新的转折点。因此,天津“狗不理”的国有产权拍卖引起了全国关注。专家认为: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终极目标是搞活企业、提高效率、兼顾利益、增大福利。衡量企业改制是否成功的标准首先是看企业是否重新获得了生存、发展的活力。改制后的“狗不理”积极推出新品,有人说这吸引了更多国内外的旅游者,也有人说,新品包子太贵,担心这种贵族化倾向会损伤“狗不理”的品牌和长远发展。

  价格的内涵是物有所值

  68岁的刘大爷是个“老天津卫”,吃狗不理包子已有40多年了,他说:“那时的狗不理包子不用吃到嘴里,只要熟了一揭笼屉,那香味就能勾出人的馋虫来。可现在的包子味道不行了,除了那十八个褶儿,嘛味儿都没有了。”当谈到,对改制后“狗不理”推出的新式包子感觉如何时,刘大爷摇了摇头,“没尝过,太贵了,吃不起了!”

  人们议论的焦点大都集中到了改制后的价格上,据说当年慈禧太后吃了狗不理包子之后大加称赞,“狗不理”因而名声大噪。改制以后,狗不理从包子价格、食品品味到酒店服务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社会上也议论纷纷:原来狗不理包子12块钱一屉,现在16块钱一个,真变成“慈禧包”了。

  一部分像刘大爷这样的普通市民对狗不理逐渐“贵族化”的倾向表示出了某种担心。他们觉得投资者提价是一种短期行为,会损伤狗不理的品牌和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