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名企经验>惠普知识管理的前世今生(一)

惠普知识管理的前世今生(一)

详细内容

一个新人进来,没有人告诉他该去见什么样的客户,见客户的时候应该做什么,应该说什么,很多人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可能要碰几次钉子,摔几个跟头,甚至在得罪几个客户之后,才能慢慢地悟出道理。

  而一些业务错误在一个部门发生过,几天后该部门又发生一遍,几个月后其他部门也有类似问题。惠普人很多工作经验、教训不能让整个机构吸取,同时很多传统经验也会由于一些资深员工的离去而带走。

  “尽管惠普全球已经建立了一套知识共享体系,但主要局限在研发和技术部门,像惠普中国这样以销售为主的分支机构,尚无共享体系。”

  ――高建华成了惠普首任CKO

  2001年初,时任惠普助理总裁的高建华接到一个任务――协助各部门领导人制定战略规划。他很快发现,战略规划在公司往往很难被推行下去。一开始,大家认为是工作流程不合理,但流程理顺后,还是有种说不出的问题。

  这是个普遍存在于各家公司的现象。两名惠普员工在一起吃午餐,当他们聊起对刚制定的部门战略看法时,理解却并不一致。由于不同员工在公司的职位不同,转述问题方式不同、分析看待问题角度不同,使得各种战略规划在传递过程中出现失真。一些员工会在战略方向上存在模糊或节奏的不一致。

  “尽管惠普全球已经建立了一套知识共享体系,但主要局限在研发和技术部门,像惠普中国这样以销售为主的分支机构,尚无共享体系。”高建华认为,缺乏足够的知识和信息共享,是症结所在。

  这些问题不是战略规划能够解决的,却是战略规划得以实施的基础。然而,知识管理究竟该如何做?高建华自己也不明白。

  当问题汇报到惠普中国总裁孙振耀处时,孙被提起了兴趣,他对高建华说,:“这件事一定要做,你去准备一下,提个方案下去。”

  2001年9月,中国惠普成立知识管理委员会,两个月后,高建华成为中国惠普首任CKO(首席知识官),在惠普亚太区,这样的职位是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