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英语教学论文>浅析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一)

浅析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一)

详细内容

一、高校公共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一)教育资源欠缺
  1、教师数量少,质量有待提高
  自2001年开始,高校每年以8%-10%的比例扩招,根据全国公共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计,目前高校英语教师和学生之比已达1:130到1:150,有的高校比例还要更高。教师相对数量少,带来两个后果:教学班级人数多、教师课时多。英语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更加重视师生互动,但是在平均班容量50人左右的班级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大量口语练习是不可能的。由于教师数量有限。大部分公共外语教师的课时很多。超负荷工作、大量重复性的教学,使他们缺少时间与精力从事改进教学方面的研究。由于大学英语教学的师资奇缺、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深造的机会很少,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理念陈旧,无法适应新情况,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2、教学设备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语言教学是一种技能性的教学,它有别于一些传授知识性课程的教学。所需要的教学投入更多。由于我国高校资金有限,导致生均占有的教学资源不足。部分学校缺少现代化教学设备,学生利用多媒体和语音设备的机会不多,课堂教学手段仍是一本书、一支粉笔,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二)学生素质问题
  1、学生差异大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地区间、城乡间英语教学质量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在听说能力方面。英语教学必须采用双语教学。在现有的教育资源下。高校英语教学一般都采用大班教学。教师不可能兼顾每个学生,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听课吃力,对于参与师生互动心有余而力不足,长此以往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失去英语学习的信心。
  2、对公共英语的积极性不高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基本上实行的是将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成英语精读、泛读及听力3门课程的模式。阅读在全部课程中占了约70%的比重。阅读部分的训练,往往只停留在“朗读一翻译一回答问题”的授课模式中,加之课本的阅读材料内容落后、枯燥。使学生找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所以积极性不高。
  
  (三)社会环境欠佳
  1、应试压力异化英语学习的初衷
  不少高校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毕业证、学位证挂钩,不达到要求的分数不发给学位证。即使部分学校不再要求四、六级成绩,但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对其有一定的限制。在巨大压力下。学生把过级当作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但是四、六级考试有客观选择题多、听说部分少的缺憾,学生对于做题的兴趣远大于上课的兴趣,甚至是逃课去上英语过级辅导班。这就导致学生关注应试技巧而非英语综合能力。使英语学习的初衷异化。
  2、缺少语言环境
  英语学习。语言环境十分重要。语言环境包括周围使用外语的人数和场合、官方媒介、总体外语水平等。在我国缺乏欧洲国家所拥有的语言环境,无论是官方媒体,还是周围人的英语水平都不利于学生学习英语。在社会上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极少,运用英语的大众传媒数量所占比重十分有限,即使高校中的英语角也不完全用英语交流,这些都给英语练习造成了不便。
  
  二、改进公共英语教学的对策
  
  (一)政府方面
  1、增加投入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重视教育的作用、优先发展教育已经成为共识。教育是一种公益事业,发展教育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由于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空间有限,用于教育的少资金非常少。增加教育投入的资金也大多集中于义务教育阶段。这就导致了高校资金短缺,尤其是对于地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非重点高校,国家和地方的投入更是极为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