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英语教学论文>浅议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提高的因素及教学策略的改进(一)

浅议影响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提高的因素及教学策略的改进(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听力学习一向是现代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根据课题组两年来对于河北省四所高校中1600名学生进行的调查和研究,经过严谨细致的分类统计和分析,探讨了制约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提高的因素并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制约因素;教学策略
  
  在英语听说读写等几项基本语言技能中听力是英语学习中最集中的语言技能之一,同时也是难点。根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夫斯(W.M.Rivers)和坦伯利(M.S.Temperly)的统计,听在人类交际活动中所占比例为45%,列于听说读写各语言活动之首。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听力技能是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听力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知识的吸收,基本技能的掌握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本文探讨了制约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制约因素给出来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一、制约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提高的因素
  
  (一)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指其是否有正确的学习动机,稳定的情绪,一定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意志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些学生在中学的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只为了考试而勉强应付。这些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会感到词汇量贫乏,语速太快,因听不懂导致注意力不集中并产生焦虑情绪或者厌烦情绪。引起这种情绪的可能原因有:生词太多学生确实听不懂:生词少但语速太快而听不清楚:对听力材料的内容不感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不管是何种原因,都会产生心理障碍,从而对英语听力失去兴趣。
  
  (二)相关背景知识因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对听力材料的文化背景缺乏相应的了解,必然会影响听力理解的效果。由于听者缺乏相关的常识和各科的基础知识,而使作为载体的语言文字被曲解或者干脆就听不懂。不知道讲话内容。2)在收听到专业性较强的英语时,因为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而感到如听天书。
  
  (三)语音因素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从小学开设英语课开始一直到大学,几乎没有受过系统的英语语音、语调方面的专门训练,缺乏相关知识和技巧,对于英语的重音和节奏规律知之甚少,很多学生甚至不能准确无误地将一个单词或者某些音标的读音发出来,更别提听力材料中所涉及的重读、弱读、连读、失去爆破、英美音的区别等等现象了。
  
  (四)词汇因素
  在英语听力的学习中,制约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因素中词汇量列于第一位。词汇量不足,在听力过程中遇到生词或词义不熟的词的几率就高,这种情况会妨碍学生对整个句子乃至整段材料的理解。
  
  (五)听力理解技巧因素
  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做听力练习时因不能听懂所听到的内容,或者在考试当中抓不住所听要点从而不能很好的答题,他们通常将这些问题的根源简单地归纳为词汇量不够或者听的量还不够多,这些是原因之一,但却不是主要原因,听不懂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忽视了对一些基本听力技巧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例如:根据上下文猜测字词的技巧,听力过程中抓取关键词,及时进行笔记记录等等。
  
  (六)听力教学因素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的课时分配,一般院校开设的大学英语平均为每周4学时,而听力课时只能占到其中的1/3个学时,听力的训练由于时间的限制受到极大的影响。同时听力课的教学模式一般是“讲单词―听录音―对答案”,形式刻板,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