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英语教学论文>大学英语课教学中要注重学习动机的激发(一)

大学英语课教学中要注重学习动机的激发(一)

详细内容

[摘要]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代写论文的一种内部动力,是评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之一。本文阐述了学习动机的作用,深入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探索了大学英语课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励模式。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 学习动机 激励模式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在大学英语课中学习动机不强的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具体表现在英语学习兴趣低落,行为懒散,纪律松驰,不刻苦,逃课等,其结果是英语成绩常常不及格或勉强及格。学生上大学英语课动力不足的现象已引起学校教育理论工作者与英语教师的注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中既有主体的内在因素,也有外在的客观因素。本文试图就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缺乏动力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英语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 学习动机的作用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体现学习的需要。这种需要是社会、家庭和学校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它表现为学习的愿望、兴趣等形式。学习动机和其他活动动机一样,对活动起着唤醒、定向、选择、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习动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学习动机具有指向作用。在调查课堂学习中,学习动机像指南针和方向盘一样,指引着学习的方向,使学习行为始终朝着学习目标进行。一方面,学习动机使学生只注意一些事情而忽视另一些事情,产生选择性知觉。正如人们日常说的那样,乐观的人注意到茶缸里的一半是满的,而悲观的人却注意到茶缸里的一半是空的。报考重点大学动机强烈的学生,常常将自己的学习行为指向与考试方面有关的课程,容易忽视其他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学习动机也影响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解释。对于同一种学习行为,学习动机不同的学生往往会做出不同的解释。两位学生同在课堂中正确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学习动机不强的学生会解释为成功,而学习动机强的学生可能无所谓。
  1.2学习动机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有正相关关系。如巴顿(K.Borton1972)通过实验证明,在智慧水平相等的条件下,成就动机和志向水平较高的学生,比成就动机和志向水平较低的学生成绩要好。
  另外,经验和其他一些实验也证明,学生学习成绩不佳的原因之一,大都在于没有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因而注意范围狭窄、不稳定,往往是由于学习动机未得到充分激发使然。动机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以注意的加强,思维积极性的提高为中介的。
  1.3学习动机对学习具有唤起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人的智力因素,诸如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等对学习有直接重要的影响。但是,一些非智力因素,诸如集中注意、坚持不懈以及对挫折的忍耐力等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品质,对于成功的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动机的作用,也正是通过唤起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增强这些重要的品质来间接地促进学习的。例如,一个学生产生了要在学习上名列前茅的强烈动机,他就一定会在课堂上把他的注意力始终保持在有关学习上,减少其他无关的活动,并能持之以恒,排除干扰,克服困难,经得起失败和挫折的考验。
  1.4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具有维持作用。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要有效地进行长期的认知领域的学习,学习动机就起着不可替代的维持作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所起的作用不但是积极的,而且是巨大的,正像一位学者所说,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催化剂。既然如此,学习动机就应该成为评估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之一。
  
  2 大学英语课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大学英语课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很多,既有学校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方面的因素,既有家庭方面的因素,也有教师及学生方面的因素。本文仅从课堂教学主体的视角,对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因素进行探讨。
  2.1学生因素
  2.1.1英语学习认知不足。影响英语学习动机的认知因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英语重要意义的认知,对自我英语学习的优势和劣势的认知,对英语学习成功和失败的判断,以及英语学习对自尊的提高和削减的认知等。当前高校不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总体上比较肤浅,英语知识掌握得有限,缺乏切实可行的英语学习方法,没有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因此,不少同学不能自觉参与英语课堂教学,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学习态度、学习水平、知识的掌握程度。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约有31%左右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研和出国,如果不考研、不出国学不学都行。认为上英语课是被逼无奈的占了14.4%,这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态度是消极的,被动的。
  2.1.2.英语学习情感不深。影响英语学习动机的情感因素是指学习者的情感变化导致学习动机的改变。情感包括兴趣、态度、需要、自信心和焦虑等。情感与外语学习的融入性动机、内在动机、深层动机或近景性动机联系紧密。情感产生于需要,而需要是动机的原始动力。当前,不少大学生没有形成较深刻的英语学习情感。课堂教学中变被动学为主动学的氛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的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行为上表现出极不情愿,这些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逃避学习;二是有的学生平时英语学习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三是有的学生形成了怕苦怕累的性格,对紧张的英语教学活动感到不适应,产生了疏离感;四是有的学生由于英语学习成绩较差,在英语学习中几乎没有成功的体验,影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因而他们对上英语课也不喜欢。
  2.1.3.英语学习意志薄弱。坚强的意志品质是克服困难,实现良好目标的重要前提。现代学生大多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对于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缺乏克服的勇气和信心,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没有形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英语意志薄弱。英语学习是一种艰苦的思维活动。学习中,会不断遇到来自内外多方面的困难,特别应引起警惕的是学生内心的干扰,教师应不时提醒学生,要取得超人的成绩,必付出超人的代价。任何一位外语学习者,只要自始至终具有这种审慎态度和自认会成功的信念,才会一步步登上自如运用外语的高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