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消费观念变迁的阶段和特点――试析广告传播表现为视角(一)
详细内容
【论文摘要】本文从广告传播表现的视角考察当代中国消费观念的变迁。以对报纸广告的传播现实证研究为佐证,参照社会、经济等多维视角,分析了上海地区及当代中国消费观念的变迁在20余年时间中经历的四个阶段的演进及其特点趋势。
【论文关键词】消费观念变迁广告传播表现当代中国
消费观念变迁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是任何一种消费研究或消费者研究都不可忽视的理论问题。对消费观念变迁做跟踪分析.厘清它在一个时间段内的变化轨迹.预测未来趋势,是对消费者未来态度变化预测的基础,也使对消费者未来消费行为的预测更为合理和准确。而以往这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而模糊.至今仍待讨论商榷。而广告是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它对消费观念的承载传达和影响是通过其具体的传播表现来实现的。广告传播表现可以并且应该成为消费观念变迁研究的一个视角.它能清晰而连贯地展现出消费观念变迁的脉络内涵和特点。基于此.笔者对当代中国消费观念的变迁做一番解读.重在关注其历程特点及相关趋势。
一、消费观念及其变迁
从词面上分析.以及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消费观念的含义十分抽象。它包含的内容很广.受到的影响因素也非常复杂.而且互相交锚.难以分清。但在总体意义上说.消费观念就是人们对消费持有的态度和意识.包括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等消费问题的基本认识态度等。从另一个方面讲.它也是一种选择性.是一种心理上和观念中可选择性的意识。所以个体的消费观念是个人对消费所持有的态度和价值意识.具有很大的个体性和主观性。
而消费主体又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个人.而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人的消费观念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深受外部社会因素的影响.反映出特定的社会关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消费观念也是一种文化.或者说是一种文化要素.它同一定的信仰、价值和认识哲学相联系.支配着人们的消费选择和消费活动它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也作用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二、解读消费观念变迁的重要视角――广告传播表现
广告表现是”将广告创意概念进行符合特定媒体语言的再创造,完成特定的信息编排与传达效果的创意执行过程”。但是它又不能独立于广告传播而存在,、传播学的视角.”把广告看成一种特殊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从而广告传播表现就涉及到广告这种”有明确传播主体的.有组织并有偿的大众媒介传播”的基本艺术表现技巧和”传统与现代的传媒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广告传播表现不仅展现现有消费观念的内容和特点还预示和反映变迁的特点和道劣.这使得它成为观察消费观念及其变迁的重要视角并不可替代.是对从其他视角解读消费观念变迁的一种必要补充。虽然还有偎多其他因素能反映和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变迁.但是广告传播表现在消费观念形成过程中提供信息,示范和提供榜样等效应十分明显,特别是在新事物和新观念的扩散上,它的力量更是无形而重要。
三、当代中国广告传播表现和消费观念变迁的阶段
从广告传播表现视角出发.笔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新民晚报》1982年到2004年每月第一天共3495则报纸广告进行了采集和分析整理.对它们的广告诉求表现、符号表现信息传播表现和艺术审美表现各方面进行统计和审视.发现在当代25年时间里的广告传播表现呈现出消费观念变迁的明显的阶段性特点.这与消费观念变迁的实际轨迹非常吻合.也可以从对各种经济年鉴、统计年鉴等其他资料的查阅中得到印证。以此为佐证,参照社会经济等多维视角和多种资料.笔者分析了上海地区及当代中国消费观念的变迁经历的四个阶段演进.这与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基本上保持了同步。
1.1978年至80年代中期(1985年左右)
这一阶段广告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作用日益明显。但是广告传播表现仍显粗糙和简单:生产资料广告占大多数.诉求没有重点。没有选用内涵丰富而鲜明的符号来表现或象征产品及其形象的个性和差异。视觉处理也显粗糙艺术审美性普遍不佳。然而这一阶段的广告信息传播却能有效地到达受众.使受众关注广告信息。总的来说.这一阶段的广告传播表现传递了这样一些讯息:市场上的商品总量和种类比较少而其中生产资料又占了很大比例.所以在生活资料的广告信息和实际消费选择上人们可主动选择的余地不大。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开放程度,人们仍普遍持有一种”节俭”消费观。但是个体认同意识开始逐渐觉醒,多种需要的消费观念开始萌生.为后一阶段消费观念的变化提供了基础。
2.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1992年左右)
广告的作用被进一步认识.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消费者把广告看作是增加产品知名度、树立良好形象和提供购物信息指南的手段。但这一时期广告过多偏重于产品功能和质量诉求,或企业视角的产品介绍.没有运用特定符号以定义产品差异乃至塑造品牌和形象。但是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元素,国外高档商品和个别发达地区的商品广告表现已经注意情感因素和创作成分的加入广告画面和文字处理开始讲究视觉效果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的广告数量增多。然而互相竞争和干扰的广告不多广告仍能有效地吸引受众,达成效果。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需要更加多样化已经从满足基本的吃穿用度开始向改善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方向发展。同时人们消费观念中的感受和承受力大大增强,对消费物品、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在态度上发生改变,从而产生新的消费认同。前一阶段人们消费观念中的”节俭”为上.已经逐渐地改变成”适度”和”量入为出。
3.90年代初至90年代后期(1998年左右)
我国广告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广告经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及传播表现的品质都飞速发展。广告诉求日益多样化,逐渐注意与其他产品形成差异和区隔。符号表现传播成为广告传播的重点,它对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的作用被逐渐确定。同时广告版面扩大,画面为主、文字为辅的设计日益固定.广告信息在整张报纸的各种信息中更加突出。广告画面创作也日益专业和精美,富有艺术感。这一时期的广告传播表现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经济活跃、市场繁荣、生活用品丰富、人们的消费选择意识不断增强的画面除了基本的消费需求之外,90年代的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和品质,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在消费选择上逐渐发挥自主力量,结合个性化创造和各式不同的消费态度,甚至造成时尚、风潮的盛行和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的改变。同时,人们对全球化有了更深的体认,消费态度和价值观也越来越适应国际化的潮流。
4.1998年至今
本时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广告传播表现更成熟、多样和丰富。不同诉求方式被灵活运用,符号选择或带有强烈的品牌风格,或与品牌核心相得益彰.表达得更为巧妙而具强烈冲击力。众多创新运用于信息传播中以提高传播效率,各种艺术化创造也得以实现,最大限度地贴近消费者的审美需要,使消费者的心理和情感上都能得到美的共鸣。这实际上代表的是我国消费结构的继续升级和消费需求的明显回升。新世纪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居民的消费观念趋向于从近期消费更多地转向中长期消费,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消费者的消费层次分化也日益明显,更多因素影响到消费观念变迁,个性化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十分常见,时尚、潮流也比以往更影响人们的生活,多种多样的国际时尚和民族文化在人们的消费选择中交汇共生。开放、多元和变动成为这一时期消费观念最重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