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要拟出“味道”(一)
详细内容
〔摘要〕 新闻标题的制作在新闻写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实现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成功新闻的标题入手,分析获得成功的方法、途径及取得的效果,给阅读者提供欣赏的角度,给新闻工作者丰富写作的宝库。?
〔关键词〕 新闻 标题 角度 效果
新闻的标题除了具备一般文体标题的提示功能外,还具备其他文体所不具备的信息概括功能,即提取新闻的主要信息构成标题,从而有利于受众接受,掌握新闻的信息主题。同时为了表达传播者对新闻内容的价值评判、提示新闻的重要程度,新闻工作者在拟制标题的时候,常常考虑以标题来美化调剂版面,使标题的形式丰富多彩,增强视觉效果;并且在语言的选用上,根据新闻内容的不同,拟出“味道”十足、让人品尝不尽、形色各异的标题来。
一、立足敏感性,拟出鲜味
敏感性是所有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把握受众的敏感趋向,及时准确地反映受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是新闻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在新闻报道的标题中,如果能够既透出受众关心的焦点,又能显示其在同类新闻中的个性,成为一个亮点,就显得难能可贵。
每年的春节晚会已成为我国人民过年时的一顿精神大餐,融入到我国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之中,并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显示出她的独特魅力。随之,名人的出场费也成为人们探求的焦点所在。《楚天都市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以“春节晚会出场费多乎哉不多也大腕小腕一律1000元”为题,作者套用鲁迅先生的名作《孔乙己》中的词语,既告知了人们关心的问题,又使题目透出活泼幽默的意味,给人以新鲜之感。
2003年的春天,非典肆虐中华大地,为此我国政府和国际体育组织停办或改址举办了在我国的一些大型活动,高层领导人的互访也减少许多。就在这时,罗马尼亚总理亚得里安?那斯塔斯造访中国,《中国日报》(英文版)在对此事的报道中,没有使用诸如“某某领导人会见某国客人”“某国领导人访华”等常见的标题,而是制作了
罗马尼亚总理用访问挑战非典(主)
两国领导人决心加强所有领域合作(副)
这个标题除了提供给受众应有的罗马尼亚总理来访的信息外,又突出了在我国抗击非典的严峻时刻,罗马尼亚总理的来访对中国人民抗击非典的极大支持。此时此地用此题,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北师大‘高招’频出‘高招’”,针对全社会瞩目的高校招生问题,用同字不同意的方式,把北京师范大学的招生新方案公之于众。关心高招的读者,又有几人会放过此文而另读他篇呢?
另外像:
珠峰十足,险矣!坠入我境,幸矣!(主)
法一登山队员被我藏民救援(副)?
(1995.12.4《光明日报》)?
记者观察:“IT红娘”为什么不够红??
(2001.12.25《中国电子报》)?
这些标题根据人们对语言需求的多种选择,插入有古旧色彩的词语,散发出浓浓的古典气息,犹如时装流行的街市上,看到了旗袍和唐装一样,使人侧目凝视。?
总之,这些标题无论用文言句式,还是以文言和流行语的结合,还是用修辞方式,结合社会大背景拟出了超凡脱俗之气,字里行间透出一股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