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行政管理论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思考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问题思考

详细内容

摘要:作为国有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保障国家机关高效运转和各项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但与强化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相比,各级政府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监管却成为整个国有资产管理中相对薄弱的环节。针对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需要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加强完善并拿出应对之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性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变迁

文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是指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尽管它不能自我保值增值,但随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量在不断增加,据《中国会计年鉴2007》数据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总量约为49852亿元,占当年GDP总量的1/4,可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地位已是经营性国有资产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资产所无法取代的。而由于经济运行中,各方面利益冲突和社会各阶层之间志愿者:具体从事志愿服务,对受助者提供所需要的帮助,根据受助者的需求提供服务,开展工作,以实现非营利组织的使命。在这些国家,政府还通过会计制度加强对非营利组织的监督检查,考核其资金的使用情况,增强其运营的透明度,以增强公众对非营利组织的信心。

例如在德国,有关部门要检查从政府领取资助的非营利组织的财务和项目执行情况,违法的非营利组织要由司法部门负责解决。非营利组织还应重视三个方面的建设:(1)综合能力。即受薪工作者、志愿者和整个团队筹集资金的能力;(2)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否有足够维持机构运转的资金来源,是否能吸引志愿者参与;(3)非营利组织的活动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这一点往往决定非营利组织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关注度,而社会关注度又决定着它的资金来源以及志愿者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