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现当代文学>王朔小说《过把瘾就死》中的女性语言解读(一)

王朔小说《过把瘾就死》中的女性语言解读(一)

详细内容

[摘要]女性语言有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王朔小说《过把瘾就死》中的一个女性语言标记,就是人称代词“人家”指示说话人自己时的用法。“人家”的这一用法与女性的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女性语言的婉转特点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王朔小说 女性语言
  
  对于王朔小说的语言特点,目前已有不少分析和评论。如有关其小说语言的调侃味、北京味、陌生化等,都是这方面常见的一些特点分析。另外,也有人将王朔小说语言分为三个系统:一是文雅的,二是俚俗的,三是痞味的。文雅的一般用于描写知识分子,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女和自然景物,具有一定的抒情性:俚俗的一般用于表现小市民的市井生活,描写他们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等:痞味的多用于表现一些都市青年、无业游民或顽主们的生活。在本文中,我们将不对王朔小说的语言特点进行整体分析,而主要是以其小说《过把瘾就死》中的男、女性在对“人家”这一特定人称代词的使用来看女性语言的一个方面。
  
  一、“人家”指代别人
  
  据我们的统计,出现在王朔小说《过把瘾就死》中对话里的人称代词“人家”总共有36例,其中包括指代说话人和听话人之外的第三人称用法、指说话人自己的第一人称用法。
  首先来看“人家”指代别人的第三人称用法。如下面是男女主人翁的一段对话,其中的“人家”指的就是男女主人翁之外的其他人:
  “孩子还是应该要一个的,一个家么。”
  “不不,坚决不要。人家说了,有孩子夫妻感情就淡了。”
  “谁说的?”
  “人家。我想也是,有了孩子你就会对孩子好不对我好了。我不能容忍我们俩之间有这么个第三者。”
  从上面男女主人翁的对话,我们看到,出现在女主人翁话语中的人称代词“人家”并没有对应具体的某个或某些人物,这种指代属于第三人称泛指的情况,即这里的“人家”相当于“别人”。这一用法也出现在男主人翁的话语里,如“你知不知道我最恨什么?最恨女人在大街上跟我耍性子。你嚷嚷一声倒没什么,弄不好我得让人家当流氓抓了。”
  当然,“人家”作为第三人称用法也可以有具体的所指,如下面男主人翁说的一句话中的“人家”指的就是这句话前段出现的人物“贾玲”“贾玲经验特丰富,人家什么人没见过呀?”
  由上可见,“人家”作为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既可以泛指,也可以确指,并且在男性和女性话语中都可以出现。
  
  二、“人家”指代说话人自己
  
  下面来看“人家”指代说话人自己的情况。我们发现,这种用法全是出自女性话语。如女主人翁杜梅对其同事贾玲抱怨自己丈夫时所说的“人家”,就是指代说话人杜梅自己:“他就这样,一点都不让我。人家心情本来就不好,从他那儿一句好话也听不着。”再如,下面出现在小说不同地方的两句话语中加点的“人家”指的也是说话人――女主人翁自己:
  “我对你哪样了?就算我有时爱跟你吵,那也是人家……那人家还不是最后每回都跟你承认错误了?我也没说我对呀。”
  “甭管用什么文,这说明他心里有她。你就从来没对我这样过,有时人家想和你粘乎粘乎,你总把我一把推开,还说我酸。人家俩口子怎么就能那样?”
  上面两句都是女主人翁杜梅对自己丈夫说的话语。在第一句中,说话人通过“人家”这个代词指代自己时,表现出了说话人向听话人道歉时所传达的一种婉转态度。第二句中,说话人所说的内容与男女之间的亲热有关,由于受到文化、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女性在提及此类事情时总是感到羞涩而难以启齿,所以用“人家”指代“我”,表现出一种羞涩、亲昵的情态。
  此外,我们也对王朔的其他小说如《浮出海面》、《空中小姐》等进行了语料检索,没有发现一例指代说话人自己的“人家”出自男性之口。同时,我们还对陈建功、赵大年的小说《皇城根》进行了检索,发现表说话人自己的“人家”也都是出自女性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