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可行性探讨——以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为侧(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
论文摘要:发展社区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读者、服务社会的延伸。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应以其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采取开放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开展个性化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对社区居民进行用户培训等措施开展社区服务,并在此基础上解决好馆藏结构与用户需求的矛盾,处理好为教学科研服务和为社区服务的关系,以期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职能。
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中明确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目前,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图书馆一般都既履行其大学图书馆的职能,又履行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为社会服我国上海的某些高校图书馆及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等也都面向公众开放。在大力倡导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社会化的今天,众多高校图书馆理应摒弃只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本位主义,根据本馆和当地的实际情况,逐步实现向社区及社会公众开放,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共享。笔者所在的黑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地处哈尔滨市松北区。笔者从我馆所处松北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如何面向社区开放进行探讨,不当之处请同仁不吝赐教。
1我馆为社区服务的优势
1.1地域优势
哈尔滨市松北区过去是哈尔滨的郊区,市政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居民的教育、经济、文化都相对落后。按照政府的规划,将加大对松北区的开发建设力度,未来的松北区将成为以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科技、教育、文化博览等发达的产业为主体,以现代化、数字化为主要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产业工业园区。目前松北区比较落后的文化设施及松北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由于距离哈尔滨市中心比较远,享受黑龙江省图书馆、哈尔滨市图书馆及其它比较发达的社区图书馆的服务对这里的居民来说是望尘莫及的事情,社区居民强烈的知识信息需求与短缺的资源、设施之间存在极大的矛盾。我馆担当松北区社区图书馆有地域优势。
1.2资源优势
我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1294.5平方米,总藏书100余万册,采用ILASI12.0自动化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拥有KI期刊全文及博硕论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EBSCO外文数据库等大量电子文献资源,建有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个,共有检索终端400余台。同时,还拥有一支能够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专业人才队伍。如果由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分馆,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如果由我校图书馆承担起为松北区公众服务的责任,能够为国家节约大量的人力与物力资源,解决松北区缺少文化基础设施的燃眉之急,也将大大提高我馆的社会地位和学院的知名度,有助于我馆的可持续发展。
2为社区服务的具体措施
2.1做好宣传引导工作
馆员是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服务的践行者,首先要引导馆员树立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思想,做好社区读者的服务工作。其次是做好本校读者的解释工作,让老师和学生理解社区文化对居民素质的提高、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馆可以为社区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服务推动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学习型、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好全院师生的宣传引导工作,是我们做好社区服务的基础和动力源泉。
2.2开放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
对于印刷型文献向社区居民开放,可采取办证的方式来完成。具体做法是为读者办理读者证,交纳一定的押金图书馆的自动化系统参数中设置一个单独的账户对这些读者单独管理,并给这些读者设置访问书目数据库的权限居民可通过网络进入我馆书目查询系统查询所需的书刊资料,有借阅需求的读者可以采用交纳押金的形式将文献借出,定期归还。
对于电子文献资料,社区读者可以提交文献使用请求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锁定IP、设置密码等方式向社区读者开放,使居民足不出户就可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也可允许社区读者与师生共享电子阅览室,使社区读者凭证阅览本馆的电子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