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图书馆管理>简述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功能拓展对其建筑的影响(一)

简述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功能拓展对其建筑的影响(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建筑大学图书馆数字图书馆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社会功能的拓展及对其建筑要求的影响,讨论了大学图书馆建筑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的功能拓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和以此为依托的现代信息产业,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发展。信息经济所蕴含的巨大社会能量尽管刚刚露出冰山一角,就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几百年以来工业文明所奠定的社会基础。在信息文明、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发展步入数字化阶段。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缩微技术、光盘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存储技术、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等日益广泛的应用到图书情报领域,信息组织和信息服务深入到知识单元,服务理念转向知识服务。图书馆的存在状态和运行模式发生质变,不断向数字图书馆的目标迈进。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形态特征较之以往有很大不同。资源载体多样化,信息技术应用程度很高,数字存储容量大,虚拟性强,存取方便,不受时空限制,更加注重民众的阅读权利,服务方式和内容多样化,注重知识服务,服务内容深入到了知识单元。数字时代,图书馆的社会功能相应的也就是:收藏与保存纸质文献、数字文献;对社会的文献信息流、网络信息流进行整序并提供利用;提供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提供休闲文化娱乐;提供终身教育。
  1.1搜集、保存和传递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资源
  搜集保存与传递人类文化遗产是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长期以来,人类文化的载体是纸质印刷文献。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存贮技术、数字激光技术、远程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载体多样化,纸质文献不再是人类文化的唯一的载体形式。以光、磁、电等为介质的电子文献、数字文献开始出现。电子文献虚拟性强、存取方便、共享程度高、远程传输方便,不受时空限制。基于此,数字时代网络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等便成为人类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也就相应的从纸质文献拓展到电子文献。特别是在高校,电子资源在为科研和教学服务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然而,电子文献的出现并不能从根本上取代纸质文献。二者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共存。所以,搜集、保存和传递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便成为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的最基本的功能。
  1.2对社会文献信息流和网络资源信息流进行整序并提供利用
  数字时代,信息爆炸产生的“信息孤岛”效应严重影响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特别是在高校,教学和科研对信息的依赖非常强烈。高校图书馆必须通过对社会文献流和网络信息资源流的整合、归类、建立索引来提供服务。目前,高校图书馆通过建立馆藏机读目录和联合目录来整序文献流。通过元数据、xml等来建立网络导航、网络指引库、学科导航等来实现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序。数字时代,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整序和利用始终是高校图书馆关注的热点。
  1.3提供信息服务与知识服务
  数字时代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最本质的特征。信息服务、知识服务就是图书馆为创新服务的最有力的社会实现方式。与以往相比,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加体现出主动性的特点。更加注重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实现将信息服务推送给用户。信息服务的层次也更加深化,逐步深入到知识单元,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通过增加智力资本因素来提供有效的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和产品,不断将信息服务深化为知识服务。数字时代,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最能体现自身特色、最能反映自身学术水平的社会功能。
  1.4提供文化休闲娱乐等多功能服务
  图书馆本身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数字时代,人类文明素养不断提高,文化休闲娱乐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图书馆也必将通过提供文化休闲娱乐等多功能的服务来展现出其文化性的内涵。图书馆应该成为大学“寓教于乐”的乐园,是释放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压力和心理疲惫的精神疗养场所。所以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图书馆应当提供会议、讨论、研习、演讲、展览、培训、影视欣赏、音乐欣赏、休闲聊天乃至书店、银行、邮局、停车场等综合服务功能。
  1.5提供教育服务,开发智力资源
  现代信息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信息的检索和利用。这是因为用户缺乏相关数据库知识和检索知识。对用户进行各种图书馆教育十分必要。这包括:书目知识教育、文献检索知识方法教育、网络信息检索方法教育和特定数据库检索教育等。图书馆还应该注重开发用户的智力资源,通过阅读方法教育、学习方法教育、知识创新教育等来启发智力,活跃思想,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因此大学图书馆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培训系统,开展提供网络联机课程教育与专题教育。
  2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的建筑要求
  大学图书馆的功能的拓展与变迁,相应的对其建筑格式、布局、空间等也提出了要求。在这种趋势下,新的建筑格局也必将出现。
  2.1灵活性
  大学图书馆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其服务模式和功能都出现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图书馆建筑必须要有灵活、开放的功能布局。数字化生存时代,新的载体形态和阅读方式将大大改变图书馆的利用空间,它需要的不是更大的空间,而是空间使用上有更大的灵活性。现代图书馆灵活性可理解为:在满足当前需要的同时,在不改变建筑结构的条件下,为适应将来发展变化而具有改变内部空间布局、组合、划分和使用的可能性。20世纪70年代的“三统一”的模数式建筑被认为是我国图书馆建筑的灵活的象征。通过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统一柱网将固定功能转化为动态功能。数字时代,模数式的设计将得到发展,数字文献的不断增长,电子阅览座位的增加将大大减轻荷载,无柱网和少柱网的设计将成为新趋势。模块式与模数式相结合的方式将使得空间有更大的灵活使用性。
  2.2智能化
  智能化的建筑是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适应灵活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需要,是图书馆功能变化的又一重要需求。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新世纪的图书馆应该成为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的一个智能大厦。楼宇自动化系统是以中央计算机为核心,由多种多样的楼宇控制子系统组成的综合体系,实现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通讯自动化是图书馆的通讯和网络系统,提供馆内外一切语音、数据和图像信息的传递,达到互通信息,共享资源的目的。主要包括:多媒体通讯系统、电视会话系统、INTER网络服务、馆际互借及信息交换等等。办公自动化是图书馆智能化的核心,它包括信息资源和数据库管理、读者管理、行政管理、财务及人事管理、业务管理等的自动化管理。智能化建筑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要求,综合布线系统也被引入智能化系统中,它是智能化得以实现的基础。
  2.3多功能性
  图书馆服务的多功能性要求其建筑功能也体现出多功能性来。现代化的图书馆建筑除了原有的功能,还应具备信息服务、文化展示、文化教育、生活服务等功能。数字时代大学图书馆建筑中的阅览室、视听室、电子阅览室及报告厅、展览厅、学术活动厅等形式多样的多功能活动区将占用图书馆建筑较大的空间,并成为读者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读者在图书馆通过各种方式汲取知识。除此之外,图书馆内还应设有书店、银行、邮局、餐厅、停车场等多功能要素集于一体,使得图书馆建筑更加发挥其功效,提供更多的服务内容。这些多功能建筑空间的合理设计与利用,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