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图书馆在教学中的作用(一)
详细内容
论文关键词:大学图书馆;教学;教育;作用
论文摘要:大学图书馆在高校本科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对教学、科研、大学生学习,还是对大学生的品德修养教育,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大学图书馆的发展,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和前景。
“没有一个高质量的图书馆.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大学教育”.大学图书馆在国外被认为是“大学的心脏”。在国内,教师、实验室、图书馆历来被称为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一些有识之士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没有一流的图书馆,绝对不可能成为第一流的大学”。博学多才的郭沫若先生曾说过:“办好图书馆就等于办好了大学的一半”。可见大学图书馆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何等重要。
1大学图书馆在教育职能中的作用
1.1大学图书馆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图书馆在配合学校教学的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配合好学校的教学工作,大学图书馆甘当配角。教师站在学校教学工作的最前沿.他们准确地掌握着教学用书的新动向,得到老师的协助、有的放矢地开发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紧密地配合教学工作、为教学工作扫清障碍。是大学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每个图书馆员的工作目标.有助于大学教学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实践证明,要在大学本科四年中。把一个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单靠课堂教学已远远不够。因为课堂教学受到专业范围、教材内容、教师水平、课程时数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而图书馆有丰富的文献资料。学生可以在里面进行广泛的学习。这样。图书馆就起了消化、充实、扩展课堂学习内容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其中不仅能扩大知识视野。还能增加信息量。因此,人们把图书馆看成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不无道理。
1.2大学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正处于心理学中所谓“心理断乳期”的大学生。情绪波动性大。对周围环境的刺激很敏感,反映强烈而易动感情。他们思维敏捷,勤于思考,对整个社会及人生的追求具有极大的热情。正是因为这一特点,又很容易导致他们主观武断、以偏概全、以感情代替理性.甚或走到事物的极端。对大学生的这种心态特点。仅靠几十学时政治课及党、团组织的一些政治思想工作是难以完全奏效的。
图书馆是大学生最喜爱的地方之一。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帮助他们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使他们具有对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使他们具有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使他们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地看待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
2教育优势作用
2.1道德教育
无论是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还是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来看。图书馆都有独特的优势作用。这些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2.1.1图书馆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资料
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空谈抽象的理论。需要有丰富、充实的内容。图书馆可以有针对性地采购、收集各种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的资料。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帮助。
2.1.2图书馆有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
大学生一般认为课堂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而图书馆是学习其他知识、博览群书的地方。因此,图书馆成了广大学生经常汇集的场所,相比予课堂,这里更多了些民主、自由的气氛。而思想问题的解决必须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才能实现。在这种氛围中人们会互相切磋、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互相比较、互相督促,因此。若引导得当,可以让学生在这样一种良好的氛围中受到熏陶.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审美观。
2.1.3图书馆在板报、橱窗宣传教育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般的教学区不能建立板报和橱窗.只能在路边设置。而许多学生并不愿意专门跑到大路边去看板报和橱窗里的内容.而图书馆可以在大厅、走廊、过道等设立板报栏、橱窗栏.悬挂一些科学家、政治家的名言。发布各种最新消息,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
2.1.4图书馆有条件举办各种小型的学术论坛和学术报告活动
图书馆都有较大的报告厅、阅览室,可以合理地安排组织一些学生论坛和学术报告活动,以此吸引学生自由参加这些活动,逐渐形成一种研究政策、研究理论问题的氛围。
2.1.5图书馆有自己的电脑网络
许多学校已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广大师生非常喜欢到校图书馆上网。一是消费低廉,二是信息针对性强。图书馆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个优势.在传播各种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性地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现在有许多学生沉湎于不良网吧.浏览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若大学图书馆能把学生们都吸引到自己的网上来.无形中就会起到其他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2.1.6图书馆有条件为广大师生提供最新信息
如把全国各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动态、有关理论专题最新发表的文章、最有影响的书刊及时推荐给学生和教师,让教师教起来有新内容,学生学起来有新感觉。
2.2文化素质教育
2.2.1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
高品位的文化环境需要!校领导发动全体师生员工精心设计。花大力气去营造。学校是知识的海洋、学习的源泉。一个人置身于其中就能随处随时学到新知识、新学问。不仅教室、图书馆、实验室,而且整个校园环境都能体现学习的气氛。任何人进入校园就意识到一种文化,感受到一种科学与人文的气息。
2.2.2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生各种素质的提高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而不是单枪匹马、各显神通,否则就不会达到整体发展的效果。因此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必须有一个素质教育的氛围它在大学素质教育中起着触动灵魂、震撼思想、提升精神、催化超越的巨大作用,对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素质的提高上有着孵化器的作用。正是由于校园文化这强大的感染力和浸润力,才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得到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使他们的视野更开阔,思维更活跃,知识面更宽阔,并最终成为和谐发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