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模式的继承与创新(一)
详细内容
摘要:现代图书管理员既是图书馆信息库的建造和维护者,又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与传递操作者。因此,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创新已成为新时期、新形势下图书管理员应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图书管理模式;继承与创新
当前,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多元化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文化产品的制作、传播、消费更加多样化、科技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计算机、现代通讯、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给图书馆工作内涵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在内部管理以及对外服务的形式和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传统的观念、方法和技术已不能适应当今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同时对于图书管理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图书馆事业若想求得全新发展,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 要培养浓厚的工作兴趣
兴趣是工作的第一推动力,是进行自我加压、自我督促的有力保障。要想做一名合格的馆员,就要有一颗热爱图书馆事业的心,用一颗执着、热隋、敬业的爱心去探索、研究,把研究和管理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探索提高管理水平,以促进自身专业水准的不断进步。图书馆内的资料是对人类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的记录,它承载着人类的文明和发展,是知识的宝库,是科研和教育工作的辅助工具。没有图书馆里的各种资料辅助,没有馆员对图书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传递,就不会有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流传下来,当然。也就不会有我们科学文化知识的继承和发展。所以合格的馆员要深刻理解图书馆的工作意义和作用,培养对图书管理的爱好和兴趣,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在现代化建设和创建和谐社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要具备对工作负责的精神
图书馆具有学术性、社会性、教育性、服务性等功能。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出图书管理员职业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专业性、服务性。有些馆员认为图书馆工作很轻松,没有紧张繁重的任务,有些工作早几天或晚几天干都没关系,其实,这都是对自己工作认识不清、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图书资料是信息。是社会各个行业、各个层次索取信息、知识的重要平台,因此,我们要想提高图书馆事业,为社会提供广博的信息和优质的服务,就必须对图书管理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
3 要有全力为读者服务的热心,
馆员的工作要做到一切为了读者。读者群是庞大的,而且职业和文化程度也各不相同,兴趣取向也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他们吸取精神食粮方面的差异。当他们来图书馆借阅和查询时。可能会提出各种问题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馆员要耐心为不同层次的读者服务,做到百问不厌、百拿不厌、百换不厌。没有这种服务态度,不可能成为合格的馆员。
4 要有对工作敬业的精神
图书馆是公益设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要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所以管理^员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有一定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的“一专多能”,而更主要的是对工作的敬业精神,而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多年来,我们的图书馆事业取得很大的发展,得力于广大图书馆员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爱岗敬业,这是老一辈图书馆员的优良传统,我们需继承这些好的传统,认真借鉴,并发扬光大,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我们的使命。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全面推进“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政策,在全国范围进一步加大经费投人,改善办馆条件。在图书馆的发展上,通过引进现代化技术和设备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其管理水平也产生了质的飞跃。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计算机等现代设施已在图书馆里广为应用,从而使图书馆由传统的手工操作管理方式向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转变,图书馆员学习现代技术、熟练使用计算机等已成为大势所趋。正是科技的不断发展推动着信息技术以难以想象的速度迅猛普及和飞速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图书馆员要改变陈旧的学习思维,及时学习掌握各种新科技、新技术。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和把握新的领域,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来充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