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瓣、第1跖背动脉皮瓣联合修复拇手指及趾供区(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探讨拇手指甲床缺损利用甲瓣修复,同时切取第1跖背动脉皮瓣修复足趾供区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15例拇指及示、中、环指甲床、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甲瓣修复同时取第1跖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趾末节供区。
结果 本组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3例第1跖背动脉皮瓣远端有少许皮肤坏死,经换药后伤口愈合。
结论 本方法修复拇手指甲床缺损,同时覆盖了足供区创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甲床缺损;甲瓣;第1跖背动脉皮瓣
2002年5月~2004年11月我院急诊行甲瓣修复拇指及示、中、环指甲床、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同时行第1跖背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趾末节供区共1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8~48岁,平均23岁;其中11例拇指甲床及末节部分皮肤缺损,示指2例,中、环指甲床缺损各1例;切割伤9例,压砸伤致甲床、皮肤软组织缺损6例;缺损面积在2.0cm×20cm~30cm×3.5cm。
1.2 手术方法(以拇指为例)
(1)受区准备:首先对损伤指体清创,显微镜下解剖尺侧指固有动脉、神经及指背侧静脉2条,用10/0线标记,湿盐水纱布外敷创面备用。(2)皮瓣设计:常选用同侧趾腓侧作为供区。根据受区创面大小,剪出布样,取布样移至供区标出皮瓣手术切口线,皮瓣略大于受区约0.3~0.5cm。即使单纯甲床缺损也需切取趾腓侧至少宽约0.5cm皮肤,以确保趾腓侧趾底固有动脉、神经带入皮瓣中。于皮瓣蒂部沿趾腓侧中线至第1、2跖骨间达足背中部行纵“S”形切口并略偏向胫侧。分离趾背皮肤时注意保护进入皮瓣的静脉。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并向两侧牵拉。由1、2趾趾蹼处分别向远、近端分离,暴露趾腓侧趾底动脉、神经及第1跖背动脉。注意保护第1跖背动脉在趾蹼处发出的1、2趾背动脉与第1跖底动脉发出的1、2趾趾底固有动脉吻合形成的交通支。于足背中部切口线腓侧设计皮瓣使第1跖背动脉通过皮瓣中部。皮瓣大小同趾供区大小,旋转点位于交通支处,并使交通支至皮瓣近端的距离稍大于交通支至趾趾端的距离。用小骨刀深层分离甲床、趾骨,分离趾底皮肤。分离第1跖背动脉皮瓣。用血管夹于第1跖背动脉近端阻断血流,放松止血带观察两皮瓣血运。如血运正常,于吻合支稍远端断蒂。切取第1跖背动脉皮瓣,分离血管时保留周围少许筋膜,并将趾背侧皮肤稍做皮下分离,翻转皮瓣覆盖供区,以3/0丝线缝合伤口。(3)甲皮瓣移至受区覆盖创面:甲床与皮肤用3/0丝线缝合固定,显微镜下以11/0线分别吻合趾背静脉─指背静脉,腓侧趾底固有动脉─尺侧指掌侧固有动脉、腓侧趾底固有神经─尺侧指掌侧固有神经。皮瓣血运正常,缝合皮肤,闭合伤口。足背供区常可直接缝合或取小块全厚皮片植皮,加压包扎。术后“三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