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铁仔果实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一)

铁仔果实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一)

详细内容

作者:唐天君 ,蒲兰香,袁小红, 邓巧

【摘要】 目的分析铁仔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铁仔果实的挥发油,GC-MS法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其果实中鉴定出了39种化学成分。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1R)-5,6a-二甲基-8-异丙烯基双环[4.4.0]癸-1-烯(5.823%)、反-10-甲基-1-亚甲基-7-亚异丙基十氢化萘(7.712%)、α-芹子烯(2.410%)、顺-(1S)-1,2,3,5,6,8a-六氢-4,7-二甲基-1-异丙烯基萘(3.775%)、氧化石竹烯(2.830%)等。  结论铁仔果实挥发油成分丰富,含活性成分。

【关键词】 紫金牛科; 铁仔; 果实; 气相色谱-质谱

 铁仔(Myrsine africana) 为紫金牛科(Mrysinaceae)铁子属(Myrsine),别名碎米棵[果]、矮林子、野茶、豆瓣柴、小暴格蚤、冷饭果、霹拉子、小铁仔、霹霹草、矮胜子等。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 m,生于山地、路旁、灌丛中。铁仔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广西、湖北、贵州、云南、陕西、甘肃、西藏、台湾等省区。铁仔是常用的中药,根、枝、叶、果实均可入药,具有抗癌、祛风止痛、补虚活血、治风湿、虚劳、脱肛、尿血、子宫脱垂、咽喉痛、牙痛、刀伤等功效[1,2]。到目前为止发现铁仔中的化学成分有大黄素、2-羟基大黄酚、酸模素、5-甲氧基-7-羟基内酯[3]、皂苷[4]等多种化学成分。

  铁仔资源丰富,用药广泛。其化学成分和微量元素的研究[5]均有报道。但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尚未见报道。又因其主要药用部位是果实,果实的主要成分又是挥发油,为了考察其民间使用的化学物质基础,本研究采用GC-MS法对该植物的果实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鉴定了39种化合物。这是首次对铁仔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报道,旨在为开发和利用该野生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气相色谱-质谱仪,3900GC-Saturn2100型,美国Varian公司产品。

  铁仔果实于2009年采于四川绵阳市游仙区,由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胡孝红研究员鉴定,标本保存于绵阳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 方法

  2.1 挥发油提取铁仔果实,阴干、切碎,按《中国药典》(Ⅰ部)2005年版附录“挥发油测定”项中甲法[6]提取挥发油,得到淡黄色的油状液体。粗油经无水硫酸钠干燥,棕色瓶装,密封,-20℃冰箱保存。

  2.2 分析条件

  2.2.1 气相色谱条件Varian VF-5ms型石英毛细管柱(30 mm×0.25 mm×0.25 μm)。载气为高纯氦气,柱流量1 ml・min-1,气化室温:250 ℃,升温程序:35 ℃起始,溶剂延迟4.0 min;4 °C・min-1升到240 ℃;保温6 min。

  2.2.2 质谱条件EI电离源,电离电压70 eV,离子源温度200 °C,接口温度240 °C,扫描范围:40~450 amu,进样量1.0 μl,分流比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