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临床医学论文>中医熨治法治疗腰腿痛效果观察(一)

中医熨治法治疗腰腿痛效果观察(一)

详细内容

【摘要】 目的 探讨中医熨治法治疗腰腿痛的疗效。方法 将260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0例,对照组采用理疗、推拿、口服止痛及活血化淤药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热敷治疗。结果 治疗10 d(即1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医熨治法可减轻患者腰腿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 腰腿痛; 中草药; 熨治法; 护理

腰腿痛是临床常见病证,其病因复杂,以损伤多见〔1〕。一般采用理疗、推拿、口服止痛药等常规治疗方法。2004年7月至2005年6月我科对130例腰腿痛住院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敷患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0例腰腿痛患者中,男171例、女89例,年龄(37.40±7.20)岁。均经CT或MRI检查及X线摄片确诊。其中腰椎间盘突出147例,腰骨质增生21例,腰椎退行性变41例,腰扭伤36例,腰椎椎管狭窄征9例,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6例。中医辨证分型:血淤型68例,风寒型80例,湿热型64例,肾虚型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及分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对照组行中医内科常规治疗,予以理疗、推拿、内服中药,另用5%葡萄糖25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症状,辨证选用不同方药进行热敷〔2〕。基本方剂,生川乌、生草乌、透骨草各50 g,樟脑5 g。血淤型加红花、丹参、川芎、乳香各50 g;湿热型加羌活、木瓜、黄柏、两面针各50 g;风寒型配以独活、秦艽、细辛、海风藤、威灵仙各50 g;肾虚型予以当归、牛膝、杜仲、骨碎补各50 g。将以上药物研成粉末,放入锅内加水煎煮10 min后,待药物吸干水分翻炒片刻随即加入消肿止痛酊20 ml拌匀,分别放入25 cm×15 cm的2个布袋中,扎紧袋口,待药包温度80℃时即可贴敷于压痛点及阿是穴(2个药包交替使用)。外敷时注意,医务人员须快速移动药包,反复敷贴,以免烫伤,待药包温度45℃时,固定于患处持续贴敷1 h。再次贴敷时,可将药包(外套塑料袋)置入微波炉内加热2~3 min,出炉时在药袋外洒入消肿止痛酊20 ml,即可熨治,方法同上。2次/d,10 d为1个疗程。

1.2.2 疗效评定标准〔1〕: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恢复工作为临床治愈;腰腿疼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为有效;症状、体征无改善为无效。治愈加有效为总有效。

1.2.3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