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腔结构解剖标本的制作与观察(一)
详细内容
【摘要】
【关键词】 解剖学 心腔结构 标本制作
心腔结构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观察心脏解剖标本,能真实地观察到心腔各结构的局部位置、关系和形态,正确理解心腔的血流方向,在教学、科研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标本在显示心腔结构时,多采用心腔开窗法〔1〕,即在心腔表面,行不同大小的“ㄩ”形或“?”形切口,形成活瓣,打开活瓣或直接将活瓣切除即可观察心腔内部结构。此法直接简单,但心腔结构暴露不充分,尤其是主动脉口和肺动脉口结构不能充分显示,且标本外形不整齐,常影响心脏整体观察。针对以上不足,作者对心腔解剖标本的制作进行了改进,并指示出心腔内的血流方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选材与取材
选用经防腐固定过的成人尸体一具,按常规打开胸腔,分别切断主动脉弓的分支、降主动脉和上、下腔静脉,在靠近肺门处切断左、右肺动脉和肺静脉,取下心脏,去除心包,修剪出入心脏的大血管,使标本外形结构整洁,表面标志清晰,为确定心脏方位和操作作好准备。
2制作方法
2.1切开右心房和右心室
自上腔静脉根部,沿右心耳周缘向前右后方向作弧形切口,切至下腔静脉根部附近。将右心房切片向后上方翻开,即可观察右心房内部结构。此切法能充分显示腔静脉窦和固有心房的形态特点,清楚地看到梳状肌、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右房室口、房间隔和卵圆窝。在右心室前壁距前室间沟右侧1 ┩处,与前室间沟平行作“丿”形切口,上端切至肺动脉口下方时,用剪刀剪开肺动脉干前壁,暴露肺动脉口,显示肺动脉瓣;下端切至心尖切迹附近时弧形向右适当延伸,以扩大视野。应注意切口不可离前室间沟太近,否则将破坏其深面的隔缘肉柱。沿切口翻开右心室前壁,即能充分显示流入道和流出道的形态特点,清晰辨认三尖瓣复合体、隔缘肉柱、肺动脉口及肺动脉瓣。此切口呈“丿”形,翻开切瓣时心腔暴露完全,不用时,切口紧闭,标本外形饱满。
2.2切开左心房和左心室
在左心房后壁,左右肺静脉之间先作垂直切口,下端切至冠状窦上方,以不破坏冠状窦为宜;上端切至上肺静脉平面后,以最短距离切至左心耳上缘,继而沿左心耳上缘剪开,以扩大观察视野。沿切口向左翻开即可完全显露左心房腔,可清晰看到左、右肺静脉口和左房室口。在前室间沟左侧1 cm处,作一条与前室间沟平行的弧形切口,上端自主动脉根部切开,向下直至心尖左侧,再向左适当作水平延伸。用手沿切线分开左心室前壁,即可充分暴露左心室腔,显示流入道和流出道方向、二尖瓣复合体;在主动脉根部,剪开主动脉壁,显示主动脉瓣和左冠状动脉口。若向上适当延长切口,可进一步显示右冠状动脉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