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阴道异常出血原因分析(一)
详细内容
作者:邬绍新,杨军欣,姜冬梅
【关键词】 绝经 阴道 出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妇女在绝经后仍能生存20~30年或更长,如何预防和治疗老年女性妇科疾病,维护和增进老年妇女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引起绝经后出血的原因很多,本文对引起绝经后阴道异常出血的病因进行如下分析。
1 妇科炎症引起的绝经后出血近年来发现因恶性病变导致绝经后出血的比例有所下降,而由生殖器炎症和非器质性因素引起者已经成为主要原因,据报道良性疾病占53.42%。
1.1 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中以宫颈息肉、宫颈内膜炎最常见。宫颈息肉是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若增生的黏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便形成赘生物,其表面质软而脆,易出血。宫颈内膜炎是宫颈黏膜及其下的组织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形成而引起的血性白带。
1.2 老年性阴道炎 绝经后因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作为激素的靶器官――生殖器不可避免发生进行性萎缩,阴道壁平滑,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阴道内酸度减弱,因而失去自净和防御能力,致病菌易入侵,引起阴道黏膜充血,有小出血点,有时出现浅表溃疡。同时渗出增多,呈脓性、脓血性,甚至少量阴道流血。
1.3 外阴炎 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泌尿生殖系统黏膜萎缩,致使尿道括约肌松弛,出现尿失禁而溢尿,刺激外阴皮肤,阴道炎、宫颈炎等分泌物外溢也刺激外阴部,而引起外阴炎,使外阴局部充血、肿胀,皲裂或湿疹,溃疡而导致出血。
1.4 萎缩性子宫内膜炎 绝经后随着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低下,使子宫内膜萎缩、变薄,内膜局部抵抗力下降,加之宫颈管无黏液堵塞,不能防御上行感染,易受感染,使表浅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出现绝经后出血。
2 宫内异物及占位性病变
2.1 宫内节育器 绝经后宫内节育器久置不取,也可引起绝经后出血,其原因是绝经后妇女子宫萎缩,宫腔变小,使原来放置的宫内节育环错位、变形、嵌顿,使子宫内膜受损出血,而且节育环自体也可致非特异性子宫内膜炎或子宫内膜菲薄致抗感染能力差,子宫内膜感染而出血。
2.2 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黏膜下肌瘤 这是引起绝经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常因息肉表面或肌瘤表面有血管增生或组织坏死而发生出血。
3 内分泌因素引起的绝经后出血
3.1 内源性雌激素的影响 绝经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使子宫内膜萎缩、变薄,腺体变细,腺管易于阻塞,形成腺体囊肿,破裂后致小静脉破裂出血。另外,绝经后卵巢内残存的少数卵泡自发分泌雌激素,已有报道在绝经早期仍有分泌活动,低量的雌激素长期积累而无拮抗激素,致使雌激素过多,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增生过长,达一定程度则不规则脱落而引起出血。来源于肾上腺皮质分泌的雄激素在腺外组织转化为雌激素,激素水平出现波动时可发生出血。下列因素可引起内源性雌激素增多:(1)肥胖妇女脂肪增多,转化为雄酮亦多;(2)绝经后妇女一度紧张时,肾上腺皮质功能旺盛,雄激素增多,转化雌激素亦多;(3)有肝脏疾病妇女雌激素不能很好地灭活,故雌激素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