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一)
详细内容
【关键词】乳腺增生症中西医结合治疗
乳腺增生症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乳腺疾病首位,随着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乳腺病的发病呈上升趋势[1]。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症7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中医科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诊收治乳腺增生症78例,全部为女性患者,年龄20~51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8年。双侧乳腺增生症占69%,单侧乳腺增生症占31%。门诊病例58例,住院病例20例。已婚72例,未婚6例。突出的表现有乳房胀痛和乳房内肿块。本组肝郁气滞证23例、痰瘀互结证38例、冲任失调证17例。
1.2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癖”的诊断标准[2]。全部病例均经B型超声波诊断为乳腺增生症,结合钼钯X线乳房摄片、冷光源强光照射、液晶热图像等检查排除乳腺其他肿瘤疾病。
1.3治疗方法
1.3.1综合护理干预病人初次就诊时就开始进行系统的健康宣教,并根据认知水平、认知差异和疾病表现的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发放健康知识手册,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指引;电话随访,随访次数根据干预前的认知情况进行。建立乳腺疾病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加强与患者的联系。
1.3.2止痛治疗对于部分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可以予以药物止痛或痛点封闭治疗。药物止痛主要用于疼痛范围广泛者,封闭治疗用于疼痛局限、有明确痛点和有明显局部触痛者。
1.3.3中医药治疗肝郁气滞证治宜疏肝解郁、行气化滞。处方:当归、柴胡、半夏、茯苓、香附、海藻、瓜蒌、川楝子各15g,莪术、穿山甲、生牡蛎各12g,青皮、陈皮各10g。痰瘀互结证治宜行气消滞、化痰散结。处方:浮海石、海藻、昆布、地龙、白花蛇舌草、海蛤粉各15g,三棱、莪术、郁金、延胡索、白芍、银柴胡10g。冲任失调证调理冲任、活络散坚。处方:二仙汤加减。当归10g,鹿角10g,巴戟天10g,仙灵脾15g,仙茅10g,菟丝子15g,九制香附10g,夏枯草10g。以上三种类型均20天为1疗程,最少治疗2疗程。同时口服西药三苯氧胺20~30mg,每日2次。
药物治疗通常需加入谷维素等予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以增强治疗效果。
1.4疗效评定标准痊愈:乳房疼痛、肿块完全消失,随诊半年无复发者。显效:乳房疼痛明显减轻,肿块数目减少或缩小1/2以上。有效:乳房疼痛减轻,肿块缩小不到1/2。无效:乳房疼痛不减轻、肿块不缩小或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