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乐教学─中小学音乐艺术教育的有效方式(一)
详细内容
摘 要:器乐教学以音乐审美教育为宗旨,在音乐教育体系中既是学生学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又是开发其智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器乐教学;审美教育;音乐素质。
当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尤其是学生的审美教育普遍较低,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教育体制方面,教育改革滞后,影响了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很多地方只在小学和初中一年级阶段开音乐课,在这以后直到上大学前的五年中,音乐教育就断了线,学生不可能系统地接受音乐教育特别是较高层次的音乐教育。有的地方如农村尤其是偏远地区,因缺少音乐师资等原因,不严格执行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计划,不开或随意停开音乐课;有的地方音乐师资素质不高,糊弄音乐课,误人子弟;有的地方为追求升学率,挤掉音乐课,部分中小学校音乐教育有名无实。就是开设音乐课的一些学校,也因为缺少必要的考试、考核制度,存在着教师教好教坏一个样、学生学好学不好一个样的问题,教育质量优劣很少有人过问。致使学生在音乐艺术教育上"先天发育不足,后天营养不良",音乐素质不高也就在所难免了。在社会文化环境方面,存在许多不利于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因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现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艺术精品不多,在不少场所和领域里,高雅的音乐艺术形式被粗俗的、庸俗的、媚俗的或格调低下的艺术形式所取代,由此造成了不良的文化环境,严重地冲击着学校正常的、健康的艺术教育,对青少年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致使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学生审美素质低下,美丑不分。
一、音乐艺术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要使艺术教育真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必须首先解决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一要充分认识到发展艺术教育事业是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使人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具有其它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要充分认识到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是推动我国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个突破口和切入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教育改革一个带方向性的大问题。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把由一切教育活动以在升学考试竞争中取得好成绩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转向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素质全面得到提高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为学生学会作人、求知、健体、审美、劳动、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三要充分认识到发展音乐艺术教育事业是贯彻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战略方针的需要。要通过积极、健康的音乐艺术教育,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教育战线的思想文化阵地,把青少年一代铸造成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的人,这应当成为全社会的一项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