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爱、严、勤”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根本(一)
详细内容
摘要: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各项工作。因此,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中,注重自己的工作方法及一言一行,将对班级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管理班级
班主任在整个班级的管理、教育和教学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产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各项工作。因此,在从事班主任工作中,注重自己的工作方法及一言一行,将对班级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中,笔者主要注重了以下四个字,即“德、爱、严、勤”。
一、以“德”育人
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因此,从小娇生惯养者居多,自私、懒惰、任性、乖僻,并且经常受到一些错误观念的熏陶。因此,以“德”育人,便显得尤其重要。作为班主任,要经常利用班会和课余时间,通过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为他们营造一个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的氛围,注意通过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以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来感染学生和影响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使学生能迅速掌握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并用其来规范自己、督促自己、检查自己。同时,指导学生广泛地参加道德实践活动,置身于具体道德情景中,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如让他们参加学雷锋活动,帮助孤寡老人和有困难的同学,救助失学儿童,捐助灾区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渐渐使他们消除自私与任性,克服懒惰与乖僻,真正体会到“助人”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以“爱”感人
教育不能没有爱,犹如鱼儿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爱”是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要求班主任能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爱”是师生情感的交流,班主任只有把爱通过言传身教传入学生心田,才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真诚爱戴,才会乐于接纳教师的教诲。倘若班主任缺少爱学生的感情,则学生必然关闭心灵的大门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师生感情疏远,不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班主任,既做学生的慈母、严父,又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其生活关心呵护、无微不至;对其行为严格要求、谆谆教诲;对其困惑、迷惘循循善诱、推心置腹,解其之难,释其之疑。
三、以“严”治班
所谓“严”,并非就是板着一副严肃的面孔,捏着一种严厉的腔调去面对学生、训斥学生,而是在爱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对班级管理规范化,重视学生精神文明建设,注重管理、教育和引导策略,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方式和方法,以促使良好班风、学风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存在的缺点和所犯错误不放松、不娇惯、不纵容、不姑息迁就,使他们能顽强拼搏、百折不挠,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纪守法、锐意进取,并时刻去督促他们、检查他们。否则,若对班级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方法,管理松懈,对学生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则会使学生形成恶习,班级必将会是一盘散沙。
四、以“勤”取胜
“勤”则是在日常工作中,不懈怠、不偷懒,使自己做到“勤”,以便带动全班同学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通过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笔者体会到只要做到“五勤”,班级面貌便会焕然一新。所谓“五勤”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