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会计研究论文>会计理论现代化的探索(一)

会计理论现代化的探索(一)

详细内容

一、面临新时代的会计理论现代化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建立在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技术为核心,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消费之上的经济。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会计需要实施现代化。会计现代化的内容,包括会计思想现代化、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工作现代化和会计手段现代化。

  什么是会计理论现代化,需要先明确什么是会计现代化。会计现代化是指广泛、系统地运用规范、科学的符合法制要求并与国际协调的与时俱进的会计活动过程。会计现代化的标志是: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会计规范化,是指会计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的要求。会计规范化是实现会计现代化的基础;会计科学化,是指会计具有客观性、有效性和先进性的要求;会计法制化,是指会计在各方面体现了有关法规的要求;会计国际化,是指会计具有国际的相应性、规范性、可比性和适用性的要求。相应地,会计理论现代化的标志也是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而会计理论,是指采用一定逻辑形式对会计客体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系统而全面的并具有条理性和综合性的理性认识。这里:会计理论所揭示的内容是会计客体——会计实践活动,如会计实务工作、会计研究工作和会计教育工作。因此,会计理论现代化,是指会计理论要反映会计实践具有的当代的规范性、科学性、法制性和国际性的要求。这也就是说,会计理论现代化是要求现代化的会计理论,具有当代的规范性(反映会计实践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科学性(反映会计实践具有客观性、有效性和先进性)、法制性(反映会计实践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和国际性(反映会计实践具有国际的相应性、规范性、可比性和适用性)。会计理论现代化要具有当代的水平,是要求会计理论的内容,能反映当今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和管理等方面发展的水平,能反映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反映国际会计通行规则等。

  会计理论现代化是一个过程,它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既具有阶段性,又具有同步性。一般说,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过程,首先要逐步做到会计理论的规范化,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会计理论的科学化、法制化、国际化;会计理论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是同步的;会计理论的规范化需要结合进行符合会计理论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要求;会计理论的科学化是其规范化的发展,也要符合会计理论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要求;会计理论的法制化制约着会计理论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国际化;会计理论的国际化是会计理论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长远目标。

  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过程,将在推动会计研究的大力开展,加强会计学科建设,促进国际会计学术交流,指导实际工作等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二、会计理论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要反映理论现代化的要求,通过会计理论研究的内容及其成果体现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要求。面向21世纪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按照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要求,在会计理论现代化的过程中,会计研究和会计理论的内容在发生变化,其发展趋势一般是:

  (一)会计一般理论。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有:会计系统多元化。会计系统(会计体系)从会计信息系统向会计系统的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统(各种子系统)发展。

  会计重心从核算转向管理。在现实会计工作中,一般以会计核算为重点,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会计工作的重点逐步转向以会计管理为主。

  会计职能扩张。会计的职能在发展,在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个基本职能的基础上,职能在扩张,逐步增加或加强会计决策职能和会计预算(计划)职能。

  会计工作重组。适应手工操作系统的会计工作在发生变化,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按照会计工作的新变化,需要重新组织会计工作体系。

  会计中国特色与会计国际协调。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会计具有中国特色。同时,会计也要与国际会计通行规则相协调,逐步实现会计国际化。

  会计研究方法的综合化。面对中国和国际复杂的会计环境,在研究中,以某种研究方法为主,综合应用其他相关的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研究任务。

  (二)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在实际会计工作中,会计信息系统实际上就是会计核算系统。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其内容要反映会计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

  1、从产品经营核算向资本经营核算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并且在产品经营基础上向资本经营发展,相应会计核算从产品经营核算向资本经营核算发展。

  2、从重视报告期会计核算向关注未来会计核算发展。企业要做好报告期日常的、定期的会计核算工作,及时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同时,也要对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预测,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3、从以货币计量为主向多种计量方式相结合发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才能综合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同时,还要采用实物和其他计量单位,以便全面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情况。

  4、从单一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向以多种计量模式相结合发展。根据会计核算的需要,除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外,还可以采用其他计量模式。

  5、从单机(单位)核算向网络(群体)核算发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适应集中核算与分散核算相结合的需要,要在单机核算的基础上,采用会计核算网络与企业管理信息网络核算发展。

  6、从统一会计报表体系向多元会计报表体系发展。企业在执行国家统一制定的会计报表体系外,需要建立多元会计报表体系,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对报表的需要和社会各方面对报表的需要。

  7、从信息单一需求向多方面需求发展。企业要为多方面的需要提供信息,要满足管理者需要(包括决策者需要)和研究学习者需要;要满足外部各方面的需要和企业内部各方面的需要。

  8、从局部核算规范化向全面核算规范化发展。会计核算内容的扩大、复杂和多方面,需要在对局部核算规范化的基础上,对全部会计核算内容都进行规范化。

  9、从不全面实施法制向全面实施法制发展。会计工作实施法制是要求从某部分会计工作依法,或依据某部分法规,向全部会计工作不仅要依据会计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也要依据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中有关会计的规定来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10、从多级核算向结合集中核算发展。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经济的发展与国内外的各个方面发生着紧密的联系,相应需要会计核算的集中化。对企业内部的各级单位实行分级辅助核算,分别核算本单位内部的资金、销售、成本和利润,以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和人员的积极性。

  (三)会计管理系统理论研究。面向21世纪发展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必须从实行科学管理进入实行现代管理。研究会计管理系统理论,其内容要反映会计管理系统发展的趋势:

  1、从封闭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发展。企业从封闭式的按照内部管理的要求由会计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会计管理,向开放式的按照外部管理的要求进行管理,并接受外部有关部门的管理。

  2、从面向企业的管理向面向市场的管理发展。从面向企业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同时,要面向国际大市场参与竞争,按照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要求,加强战略管理、风险管理和人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