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工商企业战略>泛家族文化及其对温州企业制度的制约(一)

泛家族文化及其对温州企业制度的制约(一)

详细内容

内容摘要:家族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还是一个社会文化范畴。温州的企业制度包括管理制度不可避免地打上家族制的烙印,家族文化是造成温州企业发展路径依赖的重要因素。而在温州企业从家族企业迈向现代企业过程中,脱胎于家族文化的泛家族文化成为主要路径依赖因素,对温州企业制度变迁起着极大的制约作用。
  关键词:泛家族文化 家族企业 制度变迁
  
  温州企业进化到今天,一些规模较大的家族企业,采取了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公司的组织形式,从而在形式上完成了从家族企业制度到现代企业制度的飞跃。一些家族企业开始引进职业经理人,通过非正式传统家庭伦理道德来规范来配置资源、协调各种关系。然而,企业内部总是存在一个以血缘、亲缘以及泛家族文化维系的非正式组织,对企业决策施加重大影响。
  
  泛家族文化在温州家族企业中的表现
  
  所谓泛家族文化,台湾著名学者杨国枢曾有过简明而准确的描述:在传统社会内,在家族中的生活经验与习惯常是中国人惟一的一套团体或组织生活的经验与习惯,因而在参与家族以外的团体或组织活动时,他们自然而然地将家族中的结构形态、关系模式及处事方式推广、概化或带入这些非家族性的团体或组织。
  泛家族主义在社会关系与社会交易方面有着独特的形态,这就是费孝通在半个多世纪前所提出的著名的“差序格局”论。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成的网络。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网,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也就是说,愈往外推,关系的紧密程度和信任程度是递减的。泛家族文化在温州家族企业中的典型表现有二个,即多级法人治理结构与企业内部特殊主义的人际关系。
  多级法人治理结构
  在温州一些企业集团内部,股权和契约构成了企业集团二元的联结纽带,形成了独特的多级法人制度,例如温州的“正泰”、“德力西”等集团因许多企业的加盟,在集团内部形成了紧密层和松散层,形成了一个企业里有二级法人、三级法人、四级法人等多级法人的企业结构。多级法人治理通过市场的企业化应付外界不稳定因素,它是家族治理的进一步扩张。在多级法人治理企业的状态下,靠企业内部运作很难真正达到规范化。公司本身存在脆弱的一面,内部法人完全可能在一定情况下离开集团,另立门户,自己单独经营。
  企业内部特殊的人际关系
  温州一些企业在迈向现代化企业过程中,往往利用同学、同乡、朋友等地缘、业缘等关系网络,进行资本重组或者管理方式的变革。通过这一方式,这些家族企业在温州这样特殊的有利于家族企业蓬勃发展的土壤里,获得新的活力。如报喜鸟集团有限公司的创业者们都姓吴,他们之间虽不存在直接血缘关系,却来自温州永嘉的同一地域。
  科尔曼认为,任何人际关系和组织关系都以一定的信任关系为基础。最简单的信任关系包括两个行动者:委托人和受托人。超越个人之间的交换是复杂的社会交往和组织关系。布劳认为,不管是在微观领域中,还是在宏观领域里,交换都需要有一种“共同价值观”作为媒介。这种价值观在社会活动过程中逐步产生,在组织中逐渐形成,并通过社会化过程在社会各成员中逐渐地内在化。布劳所谓的“共同价值观”是包含在非正式制度安排之中的。因此,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建立起普遍主义的人际关系,而特殊主义人际关系又大行其道,那么,特殊主义就有可能成为布劳所谓的“共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并为社会成员的交换和组织提供一种基本准则。
  实际上,温州许多家族企业都是利用同学、同乡、朋友等关系网络来获取企业所必需的资源、市场和信息。温州企业内部往往用家族的亲疏远近规则形成激励约束机制,如企业在判断决定一个好员工的标准时,首先是忠诚而不是才干。员工要察言观色来理解业主的意图,千方百计取悦业主。员工的创造性受到束缚,同时因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员工的积极性也难以发挥。
  
  泛家族主义与市场需要的耦合
  
  正如笔者在数篇文章中所指出的,温州家族企业的领导层中亲属以外的人员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并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温州家族企业的人员网络是富有弹性的。由何梦笔和陈吉元共同主持的项目研究也发现,传统的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与适应市场需要而建立的各种带有很强的商业性质的利益关系,能够耦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温州家族企业的家族规则与市场规则是可以结合的,从而可以实现从人格化的交换向非人格化交换的制度创新。
  高层经理人员进入企业
  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进入企业是企业从古典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标志。钱德勒在其巨著《看得见的手》中,考察了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这一历史时期美国的工业在生产和分配领域中所经历的革命性变革,指出促使现代工商企业形成的力量源泉是一群支薪经理们所进行的开拓性的职业管理协调工作。
  温州的天正集团较早引入职业经理,在进行产权制度调整的同时将支薪的中、高层经理人员引入企业。1997 年,在内部发展了100多名中高层管理人员和优秀员工入股;同时在外兼并了19家企业。这种情况目前在温州的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如德力西集团、庄吉集团、报喜鸟集团以及红蜻蜓集团等比较普遍。
  家族企业中移植接入现代经理制度,改变了温州企业的家族经营规则。然而,再造家族经营规则,温州企业还须在以下几个关键要素上进行重大改革:在经营理念上,改变任人唯亲,以解决家族亲情与企业经营的矛盾;在产权问题上,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离;在决策问题上,要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
  企业产权变革
  汉密尔顿曾指出,华人家族企业通过一系列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扩张或收缩的联系而表现出来,企业的界限经常是模糊的,因为它们不能完全通过财产权、所有权和控制权来定义。相反,企业的界限是通过社会性的关系使人们联系在一起的网络来定义的。在温州家族企业的发展演化中,企业与市场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晰,近年来,温州的企业联合体组织获得广泛发展,企业联合体组织包括企业群、联盟组织、虚拟企业组织、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