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全>高等教育论文>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特点的思考(一)

对我国大学生价值观特点的思考(一)

详细内容

摘要:我国社会正处在重要的转型时期代写论文。每当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时,人们的世界观问题、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等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认真研究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努力探索在社会转型时期开展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对当今大学生价值观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探讨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价值观教育,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
  
  1.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
  从对部分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中得知,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强烈,以“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负责”为核心内容的个体价值观逐步确立。大学生在回答“人生的价值是否在于奉献”的问题时,持肯定态度的占26.2%;在回答“是否崇尚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问题时,持肯定回答的占52.6%。在回答“你最欣赏的关于人生价值”的说法中,选择“人生在世,追求的无非是名利二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作就是为了挣钱”的占12%;选择“人生最宝贵的是自由自在,钱多钱少无所谓”的占18%;选择“人生充满痛苦,因而从本质上讲人活着很郁闷”的占30%;选择“人都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占21%;选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占9%。在回答“人活着怎样才有价值?”时,选择“经常思考”的占11%;选择“不太思考”的占16%;选择“从不思考”占24%;选择“不知如何回答”的占49%。〔1〕有近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明确表示,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是自我成就和自我需要的满足。他们正在寻找一种对社会有益,又不牺牲自己利益,能调和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价值标准。由此得知,大学生价值观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但由于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和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并没有滑向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
  (1)从价值观的结构上看
  由过去单一的价值观向多元的价值观转化。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一切事情都由组织上来决定,由计划进行调节,不仅在对生活消费品控制上采用单一的供给制,就是对人的管理上也采取简单的办法来处理,领导有绝对的权威,群众必须服从。由于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成份和经济利益多样化,扑朔迷离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舆论对大学生产生影响,促使大学生们追求物质利益和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这就导致了大学生思想的复杂性,他们在多种价值观导向和自身需求中选择不同的价值观,从而在价值观上呈现出复杂化、多元化的趋势。由于社会中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也导致了价值评判标准的多元化,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造成的社会不良现象也导致了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发生扭曲。
  (2)从价值观的标准上看
  大学生的价值观标准由重精神重荣誉向重物质重务实转化。在过去“左”的年代,政治决定一切,政治是统帅是灵魂,人们对目标理想的追求一般地表现为理想主义,假大空的东西比较多。而现在由于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一般地都以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这就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的重精神追求、强调国家集体利益、轻视个人物质利益的价值观念,由务虚向务实转变,由理想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在大学生中表现为由过去的“老三到”(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变为现在的“新三到”(到公司去、到国外去、到最能赚钱的地方去)。可见,大学生越来越趋向追求实惠实用,把理想现实化,使之有实现的可能性,因而急功近利的色彩比较浓厚。
  (3)从核心价值观上看
  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由重集体向重自我转变。市场经济强调公平竞争,追求的是知识和能力,谁没有本领谁就会被淘汰,一切努力主要靠自己。这样在追求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部分大学生越来越以“我”为中心,主体意识、自我意识越来越强烈。有的大学生崇尚自我,有的学生认为个人价值高于一切,还有的学生认为自我应是一切言行的出发点和归宿。
  (4)从人际关系上看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由依赖型向独立型转变。大学生刚入学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性,表现在生活上自理能力比较差,还盼望得到父母的照顾,大部分学生入学时都有父母陪同。入学后,特别是融入新的集体后,这种依赖性逐渐减小,独立性开始增强,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的工作独立进行选择,生活自理能力也大大增强,个别学生甚至不顾学校纪律和家庭的反对擅自选择自己的终生伴侣。与过去相比,毕业时想回老家干一番事业的人数减少,大部分毕业生独立自主地选择到发达地区想干一番事业,不再留恋家乡父母。同时,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从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2.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个人主义和自我中心主义有所抬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原来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许多制度、机制已不复存在,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带来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大学校园内的莘莘学子感到从未有过的冲击和振撼。他们看到了机遇,也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一方面一些人越来越趋向自我;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自我意识过度膨胀,再加上近几年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有些学生就认为个人事业的成功、生活的美满是人生最高理想和最大幸福。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注重个人的利益,追求自我实现,有些学生甚至认为“现在大公无私的提法过时了”,认同“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观点。